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臺大校園不只是唸書的場域,還有「胡搞」的時候,不見得是我們胡搞,有時胡搞來自於外界,搞得臺大必須出來捍衛價值、扮演堡壘與燈塔的角色。臺大因為特殊的歷史位置,在一些重大事件上幾乎無役不與,塑造出其他大學所沒有的自由傳統與臺大學風。 早期的二二八事件跟臺大也有關係,那時候的文學院院長林茂生教授,是林宗義教授的父親。接著是發生於民國三十八年的四六事件,學校曾經指定由我負責四六事件調查小組。民國三十八年四月,政府計劃逮捕臺大二十一位學生、...
當年在臺大校園裡,學習經常都是浪漫的。我念大學時學校流行著各式思潮,包括存在主義所講的存在先於本質、厭倦的心靈、漂泊的心靈、沉重的心靈、跳動的心靈、空虛的心靈、無法瞭解的心靈、莫名其妙的心靈…等,其實也不一定真的弄得懂,但身處知識的浪漫氛圍裡,促使我們熱列地投入思想探索。當時還流行像《麥田捕手》這樣的地下文學,儼然就是一個叛逆的、搖滾的大時代;其他流行的作品,像是卡謬寫的存在主義小說《異鄉人》,描寫一個倦怠、虛空的人,在沒有什麼理由的情形下,...
轉進理學院需要補修很多課,在微積分課堂上,一位非常優秀的哲學系同學卻被「0」(零)與「∞」(無窮)困住,哲學系的訓練使他愈想愈多,也愈想愈迷惑。「0」很簡單,「0」就是沒有,但是什麼叫「∞」呢?「∞」就是指不論你能想多大,它一定比你能想到的更大。 「『∞』到底是什麼東西啊?」他哲學家追根究底的精神出來了:「我已經想得這麼大了,你還說『∞』就是比我想像的更大;那我再想,你又說比我再想的更大,那我想到腦袋破了也不知道『∞』是有多大?」...
胸懷求知的浪漫精神,也能為捍衛公義激起一腔熱血,走過風起雲湧的學運歲月,投身人道工作的永續事業。為實踐理想,心理學家黃榮村校長幾次進出學界、政界,積累顯赫的經歷頭銜,卻仍保有當年仰臥椰林道上,為思考宇宙原點夜不能寐的一顆初心。從少年時的一場夢出發,黃校長逐步探索人生的密碼、站上學術的浪尖、揭開生命的幕簾。
我中學時期政府還沒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所以從小學到初中一路都要考試,那時候我家住在彰化員林中學旁邊,因此完全沒想到報考別間學校,...
因為浪漫,所以從事心理學研究的人開始思考:決定一個人行為的最根本 因素是什麼?想要找到心理與行為的最小決定單位。表面上看起來是科學研究,其實也是來自浪漫
歷史的腳步在二十一世紀走的特別的快,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出現急遽的變化。從九一一事件、金磚五國興起、全球金融海嘯、G20躍登歷史舞台,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破局,歐元區國債危機全面爆發,到美國主權信用評等下調,一連串對人類社會未來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事件,在我們眼前驚心動魄地展開,讓世人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
...
台灣的每人GNP在一九九○年時是八千三百三十九美元(以當年物價計算),二○○○年時是一萬四千九百○六美元,二○一○年時是一萬九千一百五十五美元。如果扣除匯率變動的因素,則在一九九○年至二○○○年間,台灣的每人GNP增加超過一倍;在二○○○年至二○一○年間,則成長僅二○%。如果我們說台灣在二○○○年以後的經濟成長遭遇了瓶頸,應該是沒有爭議的。
台灣當前所面臨的課題當中,氣候變遷絕對是個大課題。兩個理由可以支撐這種觀點。首先,台灣當前發展型態下,溫室氣體的排放仍然趨勢向上,而且沒有穩定下來或受到控管的跡象,台灣對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是具有高貢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