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對話

所有名家

王汎森 採訪/李宗陶

2012年初秋在台灣中研院見到的王汎森先生比四年前消瘦許多,他失掉了一些體重,增添了一些責任,比如,2年前由中研院歷史最久的史語所(1928年由傅斯年創建)所長而成中研院副院長。他主要的學術職位包括中研院院士、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

訪問之前,我們有幸參觀了史語所的文物陳列館,看到了珍貴的「居延漢簡」,河南安陽殷墟遺址考古現場的復原景觀,以及發掘的牛、鹿鼎等青銅器的一部分。橫跨數千年的器物莊嚴、...

今日的能源困境,是大家所共同造成,因此我們也有義務共同承擔。雖然有些不在地震帶的國家為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核能是他們選項之一,但是在台灣,尤其是核四,我們缺乏足夠的風險評估資訊及發展條件,也缺乏決心去努力發展其他替代能源。

核電的使用向來備受爭議。不可諱言,核能發電的技術不斷改進、成本穩定,較不會受到國際能源價格波動而產生大幅度的變動,且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對較少。雖然直到目前核廢料處理未獲妥善解決,但在「京都議定書」...

從1986年,Edward Osborne Wilson在美國首次舉辦的生物多樣性論壇報告中提出「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起,二十多年來,「生物多樣性」已成了家喻戶曉的觀念。受到這個觀念的影響,近年來我不斷地與朋友談「文化多樣性」、「學術多樣性」的重要。

英文維基百科上的一篇文章告訴我們,「生物多樣性」有種種意想不到的好處,其中之一,它是物種的安全保護。1806年,愛爾蘭馬鈴薯歉收,造成一百萬人死亡,另一百萬人移民。...

在進入本文之前,我想作一點聲明:我是歷史學者,在我的專業裡,全球化與在地化並未成為關注的問題,所以我在這方面幾乎不曾讀過任何書籍或論文,以下純粹是一個業餘的觀察。

Norbert Elias 1939年在《文明的進程》(Uber den Prozess der Zivilisation)中這樣說:「生活水準……總是部份地被自己的社會在全球網絡的分工體系中的位置所決定了。」 [1] 這段話已經透露了「全球化」的味道,...

3月28日下午,距离讲座开始还有50分钟,复旦大学光华楼东辅楼103室外已排起了长队。队伍中既有复旦本校的师生,也有从其他高校赶过来的学者和学生,大家在等待聆听王汎森在复旦大学“光华杰出人文学者系列讲座”的第三讲《王国维的“道德团体论”及相关问题》。

王汎森,知名历史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副院长,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明代中期至1950年代之思想史、学术史及史学史研究,着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运动的兴起...

壹、從人文關懷到史學研究

興趣緣起

受到父親的培養,王教授從小就對人文領域十分感興趣,但到高中甚或大學時仍只是比較廣泛地閱讀,之後才漸漸將歷史作為畢生職志。早期閱讀經驗中,史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Oswald Spengler, The Decline of the West )、湯恩比的《歷史研究》(Arnold J. Toynbee, A Study of History )、吉朋的《羅馬帝國衰亡史》(...

最近我注意到台灣有一個重要的文化現象,即知識分子文化似乎逐漸趨於沒落。

一般而言,「知識分子」一詞是從19世紀中期的俄國開始,而知識分子群體的出現大概是在19世紀末,尤其是在法國德雷佛上尉事件的爭論中逐步形成,但法國史學家勒高夫(Jacques Le Goff)認為早在西洋中古時代就已經有「知識分子」了。 [1] 這裡倒不是想針對這個爭論作任何討論,而是想說明「知識分子」作為一個獨特的群體與理想,在經過一個半世紀的輝煌年代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