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今年下半年,美國強勢升息來力抗通膨,各國不得不跟進。我國央行也跟進,共升息三次,雖然央行預估兩次調升存準率約可回收兩千四百億元的資金,故為收縮資金、促使市場利率上揚的有效措施,但考量到存款準備率,是否還有其他不良後果,讓前中央銀行副總裁許嘉棟,一一說分明。
全球經濟下滑,央行在國家經濟政策上扮演的腳色近期又重新受到重視。經濟學者也是前中央銀行副總裁的許嘉棟教授,也他多年的經驗,針對台灣央行所面臨的問題提出看法。
美國聯準會 自今年三月啟動升息,迄七月底止,連續升息四次,累積升幅達二點二五個百分點。不少人於八月間看到美國的通膨率已略有回降,也憂心強力貨幣緊縮將引發景氣衰退,故多期待聯準會能放緩緊縮步調,甚或明年可以轉向寬鬆。不過,聯準會主席鮑爾八月廿六日在演講中明確表示,以緊縮抑制通膨必須持續一段時間;又在這段期間大家須忍受景氣與就業趨緩的痛苦。此一演講徹底澆熄了外界的上述期待。
主計處公布今年台灣1到6月全體受雇員工平均每月經常性薪資為44262元,年增率3%,但是同期通貨膨脹超過此數,實質經常性薪資變成年減0.11%,為6年來首見的負成長。即使改用總薪資計算,把年終獎金等加入,名目數字增幅會高一點,扣掉通貨膨脹後實質薪資稍微增加,但是幅度有限,可以說幾乎不變;薪資增幅被物價吃掉了。
許嘉棟指出,近期,面對物價上漲威脅,各相關單位多反覆強調台灣的物價上漲只是局部、暫時性的,不足為慮;但台灣通膨總會面臨醜媳婦終將見公婆;政府部門與國人宜及早因應。
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暨東吳大學辜濂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許嘉棟指出,有不少人士對以升息對抗這波通膨之成效不表樂觀,且憂心升息將引發經濟景氣衰退,但是這些疑慮應該撼動不了FED以升息來抑制通膨的決心。
為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朱雲鵬撰文指出, 房屋的租金報酬率和利率有連動關係, 就算租金不變,利率愈低,房價租金比就會愈高,所以房價必定上漲。呼籲央行的理事們,發揮道德勇氣,正視民生的痛苦。請勇敢面對「不方便的事實」,承擔起應該負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