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榮譽

「這一代人的作為,關係著下一代人的權利。這一代人產生的問題,這一代人來解決,共許土地一個未來,就是給予子子孫孫的未來。」─《淡水河守護宣言》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二十年來踏遍國內大大小小的河川,舉辦超過好幾百場的研討會、座談會、與公聽會,既是台灣關懷河川的縮影,更因而獲得第五屆總統文化獎-環保獎。

1988年,台灣甫歷經解嚴,正在邁向民主轉型的年代,當時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秉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精神,宣布成立「時報文教基金會」。1990年適逢中國時報創刊40週年,在余範英、林聖芬及胡鴻仁倡議下,幾經討論,決定以環境和河川議題為主軸,邀集環工、生態、社會、經濟及文化各領域專家學者,成立河川保護小組,結合媒體和學界力量,關懷河川和環境保護。

河川小組過去二十年的作為,大體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關懷河川,其次是推動種樹運動,最後則是關懷水患與氣候變遷課題。

關懷河川 話說淡水河
從位於台北艋舺的時報大樓樓頂望去,淡水河蜿蜒的河道一覽無遺,不僅孕育台北城,對時報來說更具有特殊意義。但曾幾何時,那兒時可戲水捉魚蝦的溪河,卻成了「黑龍江」,在當時的環保署長簡又新提出淡水河整治計畫,行政院會俞國華拍板下定案,以總經費二百八十三億元,兩年內要讓淡水河不發臭。

兩年過去了,淡水河整治計畫宣告跳票。林聖芬肩負起河川小組總召,不斷舉辦研討會、公聽會,媒體廣泛討論,發揮監督力量,於幼華、歐陽嶠暉、馬以工、溫清光個個河川顧問推手,讓這張芭樂票起死回生。於一九九八年完成第一階段的整治,距計畫提出已整十年,十年期間歷經四個行政院長和五個環保署長,河川不再是垃圾的棄置場,為淡水河水質三十年來最乾淨的今朝,奠下了根基。

歷史不斷的轉動,淡水河整治計畫第一期於一九九八年完工,開始運轉,將廢水截流後採取海洋放流,並積極展開第二期後續工程評估,二期仍將採取大系統的截流工程,預計將再截流蒐集二百萬噸污水後進行海洋放流,此時,河川保護小組顧問介入,歐陽嶠暉、於幼華、馬以工教授評估大量截流,可能引起海水入侵導致生態浩劫。時報文教基金會召開研討會、公聽會,更主動發起連署陳情。 在輿論壓力下,淡水河整治系統有所改變,保留迪化污水廠,新建內湖、樹林等污水處理廠,成為今日的分散式系統。

2005年和社區大學合作,發表淡水河守護宣言,強調「大地是我們共同的母親…,這一代人的作為,關係著下一代人的權利。這一代人產生的問題,這一代人來解決,共同許土地一個未來,就是給予子子孫孫的未來。」

從淡水河出發,時報文教基金會的關懷從北到南、從西向東延伸,從南崁溪、大甲溪到濁水溪,乃至於林邊溪,河川保護小組顧問也不斷的有新血加入,辛勞倍嘗的水利、環工、生態專家與政府官員朋友,足跡遍及全台大小流域的上下游。

種樹救水源  推動環境教育
1992年基金會結合環保署署長趙少康、農委會主委余玉賢、教育部環保小組王鑫推動「種兩千萬棵樹救台灣水源」,一人一樹,一樹一百元,認養水源區樹木,掀起廣大迴響,五十萬人次參與,由發起單位成立監督委員會每年定期召開會議,以信託方式成立基金管理,開創官民合作的先例。

在「一人一樹搶救翡翠水庫」活動上發揮民間參與的重大貢獻。翡翠水庫在1970年代建成並啟用,政府原本應在集水區種樹涵養水源,以一千公頃的集水區面積,約需二億八千萬元,北市府每年僅編列四百萬元種樹,至少須要七十年才得種完。基金會知道問題,發起的「一人一樹搶救翡翠水庫」,募款超過八千萬,由民眾認養種樹,更進一步和台北市政府與議會共同舉辦公聽會,並發揮媒體報導監督的力量,與北市府共同承諾,五年內官民完成了水庫上游水源區一千公頃造林。

南投中寮鄉九份二山南麓的和興村,在九二一大地震被奪去一百七十九條人命,相當於全村人口的五分之一,摧毀兩千五百棟房子,十屋九倒,地貌飽受摧殘。長期倚賴柳丁、香蕉、檳榔經濟價值不高的作物,重建家園遙無可期,中寮鄉有機文化協會總幹事張桎源奔走無門之後與時報文教基金會接觸。

經過密集討論走訪,加上行政院九二一重建委員會執行長黃榮村的促成,基金會到和興村種樹幫助重建,造林及兼顧村民生計。村民陸陸續續將賴以維生的檳榔樹砍除,大量造林護土,進行生態景觀復建,期望把生機還給大地,地震震垮了山林,一棵一棵把樹種活,將檳榔園變綠林。

基金會邀請中鋼公司、華邦電子、台塑企業、統一企業、國泰企業、大華証券等募得專款兩千餘萬元協助種樹,更到「種二千萬棵樹專戶」撥一千二百萬元支持,合計三千二百萬投入六年檳榔變綠林的計畫。

全球暖化  氣候變遷  旱澇接踵而至
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接踵而來,一九九六年的賀伯颱風橫掃中南部,刷新台灣數百年來的降雨紀錄,造成三十五年來最大災情,讓國人首度見識到土石流的威力,河川潰堤流竄,山林瞬間消融,那一年,上百條無辜的生命被犧牲,農業損失更高達一百九十七億元。一次次的颱風帶來暴雨更為猛烈,每一次都創下新紀錄,從桃芝颱風、納莉颱風到敏督利颱風,災情更為慘烈。今年八八水災的莫拉克颱風,短短的兩天之內竟降下兩千九百公厘雨量,甲仙鄉小林村慘遭滅村,將近五百人被活埋。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難,已不是《明天過後》的虛無幻想,而是從自然生態到人類與物種都面臨生存的磨難。

在全球氣候變遷危機愈來愈逼近的關鍵時刻,台灣需要的是完整的規畫與面對的決心,推動國土規劃,為台灣做準備,做全面整合,長遠規畫。余範英懇切地說,「氣候變遷既是一個危機,也是一個轉機。政府有太多包袱,要解決今天的問題,需要堅定邁開大步。」既是期許,也是鼓勵。在97年11月16日的「氣候變遷,台灣準備」研討會上宣布更名「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紀念中時創辦人余紀忠先生,持續關懷環境的決心與行動堅定如一。

多年來,時報文教基金會是個行動者。從基層教育出發,顧問們汪靜明、於幼華、王鑫、柳中明在「水水台灣」號召下,深入各地中小學,以水水台灣列車系列活動,造就學生大使、民眾巡守深入認識及了解如何守望河川,並增進全球暖化等相關知識。以資源整合的概念慢慢串連,凝聚正面能量,形成民眾參與的公共議題,從下而上蓄積能量。

氣候變遷下,治水要有master plan。在立法院2006年三讀通過水患治理特別條例,治水總經費從八年八百億元暴增至1410億元,以及石門水庫及集水區整治特別條例,以二百五十億元進行上游整治工程,總計高達一千四百一十億元。河川顧問李鴻源、林盛豐及柳中明極力主張,基金會邀請產、學和民間共同監督,並結合各地社區大學、NGO團體,進行現場勘查,以了解並監督治水計畫的可行性,強調治水要有master plan,必須從國土保育與利用角度出發,整體思考水、土、林的問題,同時建立一套產官學,中央與地方政府對話,民眾參與的協調合作機制。

第五屆總統文化獎評審將「環保獎」頒給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所持的理由是「因長期關注環境議題,透過教育推廣及政策監督,降低環境所遭受的衝擊」。這就是基金會走過20年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