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對話

所有名家

儘管從奧巴馬到默克爾,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到美聯儲主席,從索羅斯到眾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投票前夕都異口同聲警示英國“脫歐”的嚴峻後果。但這些西方社會主流精英已經徹底失去了基層民眾的信任,再多的理性說服與柔情呼喚,都勸阻不了心意已決的“疑歐”選民。

一個英國兩個世界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揭曉之後,許多西方主流媒體評論都責怪那些支援脫歐的選民不理性,...

編按:甫隨新政府上任的國發會主委陳添枝,他對於台灣未來的發展進行了簡單的診斷,並提出三駕馬車(企業轉型基金、五產業帶動內需、國家級投資公司)作為藥方。以下為他接受天下雜誌採訪談經濟政策的內容。

從2000年起,在美國各級法院涉及Fintech的專利侵權訴訟約近700件,其中涉及金融支付的案件即近半數,而自金融海嘯後的2009年起則有約250件專利訴訟,足見Fintech的跨域專利訴訟威脅已席捲而來,台灣傳統與互聯網金融業者則顯非以申請台灣專利方式即可解決全面性的專利問題,而亟需改變專利思維與策略。

近十幾年來由於氣候變遷,環境負擔益見沉重,綠色永續的價值普遍受到社會重視。多年的行政治理,習以發展經濟為重,在政黨政治角力下,對新價值態度反覆,核能除役及廢核爭議不休,永續議題多流為政客操弄,新能源、再生能源開發亦因而遲緩。政府在社會環境變遷及國營事業民營化,電業市場競爭日劇的過程中,台電身為國營事業,各界對經營效率有所期盼時,績效不彰虧損連連。又於政院提出油電雙漲,在溝通不良,媒體與民眾諸多置疑下觸礁,台電曾幾何時己輝煌不再,挑戰不斷。...

長久以來,立法院是台灣民眾信任度最低的憲政機關。第9屆國會伊始,結構大換血,各界都期盼立法院氣象一新。

最近各黨團都提出國會改革方案,民間監督團體也提出不少建議,但這些改革方案都沒有觸及問題的核心。這些年來,台灣民主體制運作失靈的主要根源在行政、立法關係嚴重失衡。

立法院慣例 台灣獨創...

各國雖於不同年代制定專利商標著作法,但全球產學研界援用各國法制實踐全球智慧財產的創造、保護、管理及運用,則是歷經立法後相當長的時間後才開始,而且多數國家產學研界對於智慧財產業務,仍舊以申請為主,而較少如同有形資產般的發展出高效多元的營運機制。

兩岸過去成功經濟發展的背後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改革、開放。具體的說,改革是手段,開放是目的。市場開放後才會有國內外的物流,接著有人流、金流與資訊流。更廣泛的看,國內事、物開始受到外來事、物的衝擊與影響。若能力求汰蕪存菁,去腐生新,一定能立竿見影,看到成效。

金融科技(FinTech)議題自2014年起逐漸受到國內產、官、學界的重視,進入2016年後,乘著互聯網金融、移動金融的產業趨勢及新科技運用,FinTech話題熱度有增無減。同時,也隨著阿里巴巴在台灣申請電商、支付相關專利上百件的新聞,台灣金融業者始警覺FinTech的專利項目的重要性與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