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兩岸企業家的交會

大家應該會同意,兩岸過去成功經濟發展的背後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改革、開放。具體的說,改革是手段,開放是目的。市場開放後才會有國內外的物流,接著有人流、金流與資訊流。更廣泛的看,國內事、物開始受到外來事、物的衝擊與影響。若能力求汰蕪存菁,去腐生新,一定能立竿見影,看到成效。

但市場的開放要透過制度的改革才能達成。這個制度就是管理規範,讓它跟國際接軌,便於內外交流。兩者相依併行,才能有成。這條路其實並不好走台。那台灣是怎麼走過來的?

台灣的經濟發展是如何走向開放之路

大家很難想像,台灣戰後的農業與工業產值分別只有戰前的6成或5成不到,一直要到1952年左右才回到從前的水準。在整個1950年代,台灣的貿易赤字很大,出口產品中糖跟米就占了了8成。台灣無法依靠農產品的出口來彌補龐大的貿易赤字。那台灣經濟是如何在這麼艱困的環境下一步步走向開放?這裡必須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推手,就是美國的經濟援助。

美援對台灣經濟有兩個的影響,一個是實體面,另一個是制度面。當時全球接受美援的國家很多,但後來經濟上的表現都不如台灣。關鍵因素不在美援的實體面,而是美援對制度面的影響。

回顧1950年代,台灣的工業部門以國營事業為主幹。當時主導美援的在台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 Ag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AID)卻大力主張利用美援來協助民營企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1958年因為台灣對美元的運用非常成功,美國準備停止經援,乃對台灣政府提出了8點建議,這8點建議事實上就是後來政府19點財經改革計畫的藍本。包括了外匯與金融改革,稅制改革,推動國營事業民營化,成立資本市場等。在這之後的兩年中,政府逐步建立單一匯率制度,並讓新台幣貶值。為了修正幾近苛徵的重稅以及釋出農地供工業使用,1960年頒布了「獎投條例」。1965年成立亞洲第一個加工出口區。這一連串的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僑、外資,也鼓動了本地的投資。 但最重要的是,這些投資大部份都集中在出口,並澈底將台灣從一個封閉型經濟轉變成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

台灣在這一段為期25年的發展期間,締造了兩個世界紀錄。 (1)台灣是第一個開發中國家成功利用貿易當做推動經濟成長的引擎,而且在時間上約早了韓國5年。(2)台灣在這段經濟快速成長期間,所得分配愈趨平均,跳過了開發中國家普遍遭遇到的顧志耐陷井(Kuznets Trap), 而且物價平穩。台灣到了70年代已經有好多出口產品位居世界前矛,像鞋、帽、成衣、玩具、腳踏車輪胎,甚至縫衣機等。另一個不太被提到的是,台灣為了因應本身龐大下游加工業的需求,在這段期間的後期,也發展了鋼鐵、石化原料以及電子、機械零組件工業,所謂的第二次進口替代產業,或是今天很夯的紅色供應鍊。

台灣如何突破中所得國家經濟發展的困境

80年代中以後台灣經濟又面臨一次鉅變。台灣當時的人均所得已經到了3千美元,達到中所得國家的門檻。台灣要如何繼續向前走,擺脫廉價代工的生產型態,迎接高工資時代的來臨,突破所謂中所得國家經濟發展的困境,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另一個問題是,台灣當時每年都出現龐大的貿易順差,最高的時候(1985年)可以占到GDP的20%,而且都來自跟美國的貿易。可想而知台灣會受到多大來自美國的壓力。

果然,新台幣匯率從1985年底的40塊比1塊美元開始穩定持續升值。最高的時侯升到24比1塊錢美金,升值幅度超過了60%,居全球第二,僅次於日本。同一時間新台幣工資每年漲幅都超過2位數。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的出口產業勢必無法再依靠由廉價勞工所生產的產品。結果這些產業開始大量外移,而新的出口產品出現了,就是各種石化原料,機械、電子零組件,以及機器設備等。再經過了十年,到了2000年,原料、零件與機械兩大類產品的出口占了台灣總出口的8成,徹底翻轉了台灣的出口結構。這裡還催生了一個新興的IT產業。

IT產業發展的基石

2004年4月美國商業週刊的封面報導了台灣的IT產業“Why Taiwan Matters?”很多國家都想發展IT產業,但少見成功。台灣的IT產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發展IT產業必須有二個條件:充沛的科技人才與龐大的資金。台灣從60年代開始有大量的學生留學海外,其中有4到5成是理工科系專業。這些海外留學生到了80年代陸續歸國,他們學有專精,又有實務經驗,成了發展IT產業不可或缺的基礎人力。

IT產業是一個燒錢的行業,錢從那裡來?台灣資本市場在1990年代市值增加了4.4倍。但同期間,台灣IT產業的市值占比卻從1990年微不足道的2.7%增加到1999的54.2%。換言之,這段期間台灣股市所增加的市值有7成是到了資訊業。IT產業的市值占率到現在都還維持在50%以上。

這裡我們學到一件事,發展產業不是靠口號,也不一定是要靠政策大力的扶植,而是順應市場力量,有足夠的人跟錢。政府能做的是培養專業的人才,而且不一定要自己培養,以及創造一個願意承受風險的資本市場。

產業政策與產業發展

現在我們可以談最後一個問題,產業政策與產業發展的關係。在經濟發展的初期,普遍缺乏資金,市場又封閉,產品是否有競爭力好像不是那麼重要,因為資金投到那裡都會成功。其實並不盡然,因為台灣的國內市場有限,這種封閉 、內向型(inward looking)型的發展非常沒效率,是浪費資源。台灣的產業發展不走當時時髦的重視重工業,輕視輕工業的路線,反而是走務實、發展輕工業,而且以出口為主的路線,獲得很大的成就。

台灣到了80年代中,當以出口輕工業產品的產業發展型態走到盡頭時,也同樣是在外部壓力下,讓新台幣大幅升值,結果促成了產業快速的蛻變與升級。同樣重要的是,得力於早期開放的留學政策以及膨勃發展的國內資本市場,孕育出全球矚目的IT產業。得一提的是,在IT產業中沒有一家是國營企業。

結語

當經濟發展到了一個資金不再缺乏,技術可以自己開發或自國外引進的階段,發展產業靠的是企業家,而政府只在於提供一個良好,富競爭,又開放的經營環境。我想強調的是,政府的職責在塑造開放的環境,而企業家則要勇於面對競爭。

產業發展就像登山,切忌獨行,獨占。兩岸同業、夥伴可多相互切磋,因為,他山之石可以為錯,可以攻玉。

薛琦

台灣大學經濟學士、碩士學位,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經濟學碩士、博士學位
台灣經濟學者與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政務委員、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等職位

相關專欄

一九九八年有一部 電影 「搶救雷恩大兵」,講述二等兵雷恩在諾曼第登陸戰時,他家人接到他的三個兄長皆已戰亡的消息。...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 薛琦去年九月曾撰文「通膨會回來嗎?」當時通膨已見端倪,但美國聯準會表示那是暫時的。三個月後,聯準會改口。...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前經建會副主委薛琦於《聯合報》撰文指出,通膨完美風暴已然成型,形成主因有:全球化的退潮、供應鏈成本增加、...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薛琦於《聯合報》撰文指出,最近新台幣走強,在央行理事會引起有關「荷蘭病」的討論。其實台灣在三十多年前也得過一次嚴重的荷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