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本籍邀請到的嘉賓,在立法院曾經被稱之為-戰神,當年因參與太陽花學運受到大眾認識,其後創立了時代力量、當選立委,在政治這條路上算一戰成名,那位人物就是我們熟知的-黃國昌老師。
今年以來,國際主要機構紛紛下修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並認為景氣復甦力道不足、甚至有衰退的風險;但各國主要股市上半年卻呈現多頭的格局。對於此種經濟走勢、股市行情產生脫鉤的現象,有需要進一步分析。
網路可以協助人們突破一些障礙與局限,但卻看到愈來愈多年輕人將自己困在「網繭」裡而不自知,任時光在手指滑動中流逝。一旦年輕人不願扛起自己的未來,也不願意負起家庭的責任,國家的前途在哪裡呢?
國內的學者專家過去討論央行的匯率政策者多,關心貨幣政策者少。這主要是由於在進入21世紀之後的十多年期間,央行為了協助出口與經濟景氣,積極介入匯市,藉買進外匯抑低新台幣匯價,且對買匯所釋出的新台幣未予積極沖銷,以致市場資金過剩、利率走低。因此,學者多認為台灣的匯率政策主導了資金情勢,難有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可言。
貨幣政策漸獲重視
唯自2010年代中期以來,央行在來自國外(尤其是美國)的壓力,以及國內學者之批評下,...
從2022年至今,世界局勢動盪不安,歐美普遍預測烏俄衝突戰火持續,不僅刺激美國加速全球軍事布局,且有可能對能源、氣候、地緣政治造成深遠的影響。台灣方面,中國則可能重新評估對台策略,我們又該如何在複雜局勢中,走出道路,是值得關注的焦點。
「我最大的孩子是USC的學生,論文就在討論AI那時候可說是他的黑暗期,因為許多人告訴他這個題目很難拿到博士;從這個例子來看,AI發展也經過非常困難的時期。我也想起了自己創業的時候,是一盤散沙,師傅留一手、家天下,但我打拼出宏碁,我的座右銘是挑戰困難、突破瓶頸、創造價值;我的確是自討苦吃,常常覺得如果只處理簡單的事情,人生就沒有意義;早上起來看不到困難要挑戰,就沒有活著的動力。」
早在五六年前,工商界就提出台灣有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當時我就提出,五缺問題固然嚴重,但其實台灣還有「第六缺」,才是掐住經濟發展的咽喉,那就是缺乏穩定的 兩岸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