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時代力量前立委黃國昌 公民運動的影響與未來?!(下)
《花甲少年看世界》,這檔Podcast節目透過每集邀請一位在自己領域已擁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學者與企業家,與初入社會的青年一同對話,看看兩代人在面對社會議題,思想觀念上有何不同?彼此間又能激發出怎樣的碰撞?或許我們將在彼此的相異處、找出相互學習並前進的動力;又或是其實我們殊途同歸,其實能一起共演對生命熱情的篇章呢?
Q5我也在老師的其他訪談裡面聽到,你覺得如果未來可以改變國家的政策,可能拿到行政權是一個做法,我想請問老師拿到行政權是你想要的下一步嗎?
對我來說,如果有機會擁有行政權的話,我會非常願意嘗試。在立法院工作期間,我也深切感受到了無力感,儘管在那裡充滿了無力感,但那是我的工作。我非常努力地在立法院工作了四年,雖然改變不算太大,但仍然創造了一些進展。當時我就在思考,如果有機會掌握行政權,可能可以更直接、更迅速、更有效地實現自己的許多想法。所以,如果有機會獲得執政權,我覺得能夠對社會所需的改變和制度上的變革進行有意義且具有挑戰性的嘗試。
Q6現在臺灣正進入選舉期,許多人都討論著地緣政治和兩岸關係的緊張局勢,以及中共可能的威脅。什麼樣的總統候選人政見可以穩定國家,這顯然非常重要。對於目前臺灣政治舞台上的各種聲音,想知道老師對此有何看法?
臺海局勢的緊張並不是新鮮事,早在幾十年前就有了,如前總統訪問康乃爾時的台海飛彈危機。雖然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但這並不表示這件事不重要或可等閒視之。中國有侵略臺灣的野心,所以臺灣應該在國際社會上獲得更多的盟友,並讓他們相信臺灣能維持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這不僅是臺灣最大的利益,也是全球秩序的最大利益。
臺灣自身的經濟持續增強也至關重要,而不僅僅是空口號;地緣政治上,領導人需要具備智慧來維持美中台、日本、歐盟和東南亞國家之間的動態平衡。我始終相信,臺灣真正最強大的防禦能力不是來自於軍事裝備,而是深化的民主體制;這不意味著我忽視國防的重要性,但以現實的角度看,與中國相比,臺灣無法依靠軍事裝備。我們需要持續深化臺灣的民主,如果臺灣的民主變得淺弱,只剩下口號和網軍操作,這將傷害臺灣的民主和對抗假訊息的自我防禦能力。
Q7現代媒體充斥著大量資訊,對於年輕一代來說,面對這個問題變得困擾,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深入閱讀。在網路上,我們可以觀察到許多人只看標題或表面資訊,而沒有深入思考的趨勢。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感到無法應付大量資訊,或者因其他原因而失去了思考的動力?
不同的平台使用對於我們的資訊接收和判斷有所影響。例如:臉書的演算法可能導致同溫層效應,使我們暴露於特定政治立場的信息,這可能增加受到假訊息影響的風險。然而,一旦我們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就不應過度相信臉書演算法所呈現的同溫層資訊。同樣,谷歌也有自己的演算法,會將某些內容排在較前面。在這種情況下,重要的是要確保資訊來源可靠,這對我們的判斷非常重要。
媒體在民主社會中應該擔當兩個重要角色,一個是資訊的守門人,意味著他們需要核實所報導的內容,可以有不同的立場和觀點,但不能將虛假信息刊登出來。
其次,媒體的天職是監督政府,而不是成為政府的宣傳工具或攻擊政府批評者。然而令人憂心的是,臺灣的媒體似乎在事實查核方面有所不足,有時甚至有助長虛假信息的情況,在與政府之間的關係也讓人擔憂,因為有許多媒體似乎不是在監督政府,而是在協助和支持政府。
媒體與其先前所宣揚的理念相比,正在走向更遙遠和相反的方向。有時候我們甚至會感覺到,如果將權力視為一個魔戒,當某人得到這個權力後,他會發現控制媒體是多麼方便。在這樣的環境下,臺灣的大眾進步變得更加艱辛。當初我們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在成立時肩負著崇高的使命。但現在如果你問一般人對於NCC的感覺,卻可能會對其公信力表示懷疑。
Q8上周有一個世界媒體大會在臺灣舉行,無論是臺灣或者是說國外媒體,不斷的提到一件事,其實就是trust,就是說現在大眾對媒體的信任感已經降低了,媒體監督政府也在逐漸消失,老師會因為您現在也算是一個自媒體的對使用者,所以覺得臺灣傳統媒體應該轉型或者是消失,或者是就變成自媒體嗎?
傳統媒體應該重新檢視自己,看是否仍秉持著在民主國家中媒體應該扮演的角色。每個媒體都應該問自己,自己是否履行了這個角色。自媒體的興起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公民對既有體制的反擊,對傳統媒體形成了挑戰。如果傳統媒體無法意識到這種威脅,他們可能會自食其果,因為過多地依賴政府補助或廣告收入,將導致他們的社會公信力和可信度逐漸下降。
舉我自己在YouTube的例子,我喜歡談具體的事情而不是抽象的事情。我會帶著觀眾一步一步看證據,展示整個故事的完整性。我會在範圍內告訴觀眾可以如何行動,並給予他們小作業,讓他們自己查證結果。我真心希望能對傳統媒體產生一些刺激,因為我認為臺灣的媒體可能需要經歷一場重大的轉變才能改變現狀。
Q9老師我剛剛其實一開場就提到了太陽花,其實太陽花也是快要10年了,對於新一代的年輕人,我想最後請老師有什麼話可以對他們信心喊話一下的嗎?或者有什麼話想對他們說嗎?
我覺得有沒有歷經太陽花的運動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為每一個年代都有代表性的公民運動,它有一些價值會留下來,那些價值可能在政治的改革上未必最後真的都能夠被實踐,但是你如果把這一些公民運動定位成個人對於這一個公民社會的認識,對於政治的參與,對於政治的關注以及自己公民意識的提升,其實它是具有相當高的意義的。對我們更年輕一輩的聽眾朋友來講,在觀察目前臺灣社會民主政治的運作的時候,我覺得要做好一個公民應該扮演的角色。對於掌握權力的政治人物,你可以支持,但你也應該要去解釋,你也應該要去監督,然後透過自己的公民參與,盡到做一份公民的責任。這個我覺得不管是在過去還是現在,甚至是未來的臺灣,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們今天很謝謝國昌老師可以來跟我們一起聊一下您從過去到現在一直相信的事情,然後也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我相信現在聽這一集的人還有很大的人一定會有所謂的無力感,或許我們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然後未來要怎麼做,那就像老師說的,你有接受過一個教完整的教育之後,我們可以去自己思辨。如果有機會的話,雖然夏天蠻熱的,7月16號,歡迎大家就是一起,不論這是不是你的第一次,或許就是一些年輕朋友的第一次。
快來聽 Podcast Firstory/ Spotify/ Apple Podcast/ KKbox
採訪者:黃鈺安
編稿者:范祐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