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對話

所有名家

台灣每年來自對岸的貿易順差,對岸需要台灣優質產品與先進製程,是兩岸在「八二三砲戰」後所發展超乎意識形態的默契。但現今兩岸關係的緊張,台灣如何安全發展,再再考驗政府的智慧。

新冠疫情趨緩,各國陸續公布疫苗採購金額數據,反觀台灣COVID-19疫苗採購保密協定,近期合約封存30年再次引發社會議論。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長年針砭時事,針對該爭議,他用「恣意濫權已成常態」來形容當今政府。

主計處公布今年台灣1到6月全體受雇員工平均每月經常性薪資為44262元,年增率3%,但是同期通貨膨脹超過此數,實質經常性薪資變成年減0.11%,為6年來首見的負成長。即使改用總薪資計算,把年終獎金等加入,名目數字增幅會高一點,扣掉通貨膨脹後實質薪資稍微增加,但是幅度有限,可以說幾乎不變;薪資增幅被物價吃掉了。

近日美日兩國政治人物頻繁訪台,八月初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更引發中方一連串軍演。在大國強權博弈下,台灣如何自處,又該面對怎樣的現實?看資深媒體人王健壯怎麼評價這一局。

以王道為理念的施振榮先生,針對目前紛擾的社會現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提醒,不論是哪一個領域的領導人,都需從「六面向」來看待事物的總價值,在「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價值外,更要重視「無形、間接、未來」的隱性價值。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指出,海內外政治人物陷入論文風波已非新鮮事,但往往隨著事件發展陷入兩方陣營口水戰之中,回歸討論論文審查本質,有抄襲沒抄襲,真偽立判,應不會有模稜兩可的仁智之見。

針對艾斯培建議,台灣應該延長兵役到一年以上,而且男性和女性都應服役,全民皆兵;對此,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表示,台灣人民應盡所有努力追求和平,而非盡所有努力走向戰爭。

六月因緣際會探訪了台東,試著找尋「台灣最後一塊淨土」上,為故鄉打拼的身影,打破偏鄉落後標籤式的想像,看不同於城市,對泥土飽腹深情的理念。紀錄台灣各地鄉鎮風貌的我們,想串起的,是屬於不同世代,那些人、那些事、與那些即將被遺忘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