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道論社會永續繁榮

要建立社會的永續繁榮,要爭千秋,而不是只爭一時。如果只看一個點,而沒看整個時間軸,往往就會只看到短期的現象,就以為是真相,就會出現盲點

 

二千五百多年前,孟子就提出「王道」的論述,不過孟子談的王道是帝王之道,主要是應用在政治領域;我現在所談的「王道」,指的是大大小小組織的領導人之道,「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是王道的三大核心信念,領導人可以將王道的基本信念應用在社會組織或企業。

從民主社會來看,人民經由選舉選出來的各級首長及民意代表,都是現今社會中的領導人之一,選民也都期待所選出來的領導人可以為社會的永續發展及人民福祉不斷努力。

不過民主政治存在的盲點,在於政治人物為爭取選票,都是用講的,在選前開出政見支票爭取選民認同,但選後不一定落實實踐,嘴巴所講的和未來所做的不一定相同,這是民主機制的盲點。

此外,王道強調要從「六面向」來看待事物的總價值,在「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價值外,更要重視「無形、間接、未來」的隱性價值。

但在民主政治中,政治人物為了選票,另一個盲點就是較重視「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價值,因為選民較容易看得見,短時間就可感受得到,有助爭取到選票,相對之下,隱性價值就較不受到重視。

實際上,六面向的價值彼此之間會相互影響,要追求社會的永續繁榮,需要六面向價值的平衡發展,才可達到長期總價值的體現,因此對顯性價值與隱性價值都要重視,才能達成永續的目標。

過去共產主義因為顯性的共產沒有創造價值的誘因,已證明對推動社會的經濟繁榮無效;但資本主義雖然有誘因,並成功為社會創造顯性的價值後,卻常有「贏者通吃」的現象,缺乏共榮共存的思維,二○一一年甚至發生「占領華爾街運動」,這也是資本主義的盲點。

資本主義在一開始是先追求「股東權益最大化」,後來發現這樣不能永續,轉為追求「利益相關者最佳化」,最後再發展到重視公司治理、企業社會責任、環境保護,進而ESG成為顯學。

因此要追求社會的永續繁榮、共存共榮,從顯性價值的共產切入顯然不可行,我認為應該要由隱性價值的共產來長期累積,所謂隱性價值的共產,諸如社會的善良風俗、價值觀、國家形象、產業生態及地球環境等等,社會是大家共有的,也需要大家一起維護。

很重要的是,領導人要從六面向價值來全面考量,依不同的情況在六面向的權重有所調整,同時還要建立可以共創價值且利益平衡的機制與環境,才能有助社會的永續繁榮。

舉例來說,一個產業生態的建立也是社會共有的,例如台灣高科技的產業生態,參與其中的人沒有贏者通吃的心態,而是追求共存共榮,對全世界做出貢獻。一旦有人贏者通吃,就會造成利益不平衡,大家就不會支持這個產業生態,進而會去挑戰它,或有人就會出來建立利益更為平衡的新生態。

因此,要建立社會的永續繁榮,要爭千秋,而不是只爭一時。如果只看一個點,而沒看整個時間軸,往往就會只看到短期的現象,就以為是真相,就會出現盲點。王道思維就是希望大家把時間的因素加進來,也把間接、無形等因素納入考量,看長期來算總帳,追求社會的永續繁榮。

施振榮

宏碁集團創辦人兼榮譽董事長暨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目前並擔任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TC樂友會長、灣聲樂團後援會會長,同時也是文化科技發展聯盟召集人、文化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及科文雙融公司董事長,及公共電視、華視董事。他也是台灣精品品牌協會及台灣全球無線平台策進會榮譽理事長、亞洲管理學院董事 。

相關專欄

快樂與幸福也是一種富有,雖然快樂和幸福不是傳統對於富的定義,但有了快樂和幸福,富才有意義;若沒有快樂及幸福,人生又有什麼意義?還有「利他」...
王道係緣於春秋戰國時期由儒家思想代表人物 孟子 提出,談的是對當時政治領導人的治國建言。孟子所談的王道思維,是一種理想,對國家領導人的期許...
「我最大的孩子是USC的學生,論文就在討論AI那時候可說是他的黑暗期,因為許多人告訴他這個題目很難拿到博士;從這個例子來看,...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直言,人須借助AI做為創造價值的工具,「不用未來就會吃虧」。AI已是既定的大趨勢,必須要順這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