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台灣】關於偏鄉教育,那些與你所想像不同的事情

帶著都市人對偏鄉的狹隘想像,走進仁愛國小前,以為會聽見對資源、家長關心不足的抱怨;令人慚愧,在東部任職的老師們,對於這塊土地、對於教學的理念與熱誠,填補了城市裡實事求是中造成的冰冷疏離。

仁愛國小,一間曾容納大多數台東受教人口,並高達60個班的大學校,近年因為少子化與城市中心轉移,走向縮編的命運。校長曹音鵬從師專畢業後就分發來台東,本來計畫一、兩年回城市的他,與大多數人留在東部的人一樣,找到人生重要的伴侶,而選擇久居此地;輾轉經過池上、鹿野到太麻里,台東市的仁愛,是他當校長後第四所學校。

關於偏鄉所遇到的困境,許多人第一反應便認為資源不足,學生們可能無法與大城市比擬,受到良好的教育;令人意外的,曹校長溫柔地告訴我們,其實若學校縮編到一定程度,老師人力反而充足,甚至有老師比學生多的可能性。「孩子們反而備受關愛,壓力可大呢!」他打趣形容,待過多所偏鄉學校,曹校長的話是實際經驗的累積,卻也隱藏看不見的壓力。

與真正學生人數僅剩個位數的偏鄉學校不同,像仁愛這種人數不多不少的學校,老師的增減在行政、教學上,都會出現人力短缺的情形;然而,依教育部的規定,原本可容納三、四千人的校園,目前僅剩14個班,無法避免即將面臨師資減縮的未來。

看著矗立在校門口陪伴無數師生的老鷹、大象與長頸鹿,曹校長並未流露出過多的擔憂,這兩年與全校師生、家長面一起挺過疫情,歷經線上教學的混亂、學生學習力受影響、通報確診危機處理等大小難關,「我們就做自己分內應該做的,有時候會受一點委屈,但那又有甚麼關係呢。」

如同曹校長分享,曾因《富比士》評選為亞洲慈善英雄而一夕佔據大眾目光的陳樹菊女士,他將辛苦工作收入捐贈與仁愛國小,提供母校的學弟妹有能拓展視野的圖書館,「後續的事樹菊阿嬤都不參與,這是一份單純、一份理念。」讓每一個孩子自發學習、擁抱生命的單純理念,我們看到教育的本質,看到台東,也看到來自不同故鄉的他們,共同擁有了同一個,「家鄉」。


了解更多    台東市仁愛國小

深入小農生活    遠山呼喚,我們一起回家吧!

採訪者:黃鈺安

撰稿者:黃鈺安/周依彣

基金會小組

基金會公與義/水水台灣小組成員,不定期走訪台灣各地,用文字記錄環境、人文、政策局勢中,最真實的風景

相關專欄

德國與台灣沒有保持外交關係。然而,台灣和德國是重要的合作夥伴,擁有共同的價值觀,並享有密切和實質的經濟、文化、科學和學術關係。多次訪問,...
現代社會科技發達,多元價值抬頭,理論上處於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應該比過去更加自在?但在許多新聞報導、社群媒體中,我們看到許多人對未來產生茫然...
現代社會科技發達,多元價值抬頭,理論上處於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應該比過去更加自在?但在許多新聞報導、社群媒體中,我們看到許多人對未來產生茫然...
現代社會科技發達,多元價值抬頭,理論上處於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應該比過去更加自在?但在許多新聞報導、社群媒體中,我們看到許多人對未來產生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