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對話

所有名家

網路可以協助人們突破一些障礙與局限,但卻看到愈來愈多年輕人將自己困在「網繭」裡而不自知,任時光在手指滑動中流逝。一旦年輕人不願扛起自己的未來,也不願意負起家庭的責任,國家的前途在哪裡呢?

國內的學者專家過去討論央行的匯率政策者多,關心貨幣政策者少。這主要是由於在進入21世紀之後的十多年期間,央行為了協助出口與經濟景氣,積極介入匯市,藉買進外匯抑低新台幣匯價,且對買匯所釋出的新台幣未予積極沖銷,以致市場資金過剩、利率走低。因此,學者多認為台灣的匯率政策主導了資金情勢,難有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可言。

貨幣政策漸獲重視

唯自2010年代中期以來,央行在來自國外(尤其是美國)的壓力,以及國內學者之批評下,...

從2022年至今,世界局勢動盪不安,歐美普遍預測烏俄衝突戰火持續,不僅刺激美國加速全球軍事布局,且有可能對能源、氣候、地緣政治造成深遠的影響。台灣方面,中國則可能重新評估對台策略,我們又該如何在複雜局勢中,走出道路,是值得關注的焦點。

「我最大的孩子是USC的學生,論文就在討論AI那時候可說是他的黑暗期,因為許多人告訴他這個題目很難拿到博士;從這個例子來看,AI發展也經過非常困難的時期。我也想起了自己創業的時候,是一盤散沙,師傅留一手、家天下,但我打拼出宏碁,我的座右銘是挑戰困難、突破瓶頸、創造價值;我的確是自討苦吃,常常覺得如果只處理簡單的事情,人生就沒有意義;早上起來看不到困難要挑戰,就沒有活著的動力。」

早在五六年前,工商界就提出台灣有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當時我就提出,五缺問題固然嚴重,但其實台灣還有「第六缺」,才是掐住經濟發展的咽喉,那就是缺乏穩定的 兩岸關係 。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直言,人須借助AI做為創造價值的工具,「不用未來就會吃虧」。AI已是既定的大趨勢,必須要順這個勢、靠實力造自己的勢,才能勝出。

政府對公共事業價格管制,雖然可為主政者博得「體恤民瘼」的美譽,進而有利爭取選民的支持,但必將衍生政府須以稅收補貼事業單位的虧損,低價導致消費者浪費使用及補貼的實際負擔者與受益者並不一致等不良副作用,其得失值得商榷

「垃圾不落地」當初雖有不少批判,但這些年來城市變乾淨了,人們環保意識也提升了;人們處理垃圾行為改變了,可是,用路行為似乎沒有進步,行車糾紛更是層出不窮!美國媒體CNN甚至以「行人地獄」稱之,瑞士與日本官方單位也提醒來台須注意交通狀況。政府應做的,除了改善路段設計使之更人性化、加重刑罰外,也應設法提升人們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