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對話

所有名家

川普總統關稅大戰,現在進入和各國談判階段。真正的問題在於執行,川普用關稅公式一刀切,全球一視同仁,再藉由雙邊談判慢慢調整。這其中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完全憑個人主觀意志,沒有規則可以遵循。全世界主要國家,包括西歐及日韓,對美國均採兩手策略,在談判同時也和中國展開交流,只有台灣例外。問題是台灣政府並無避險策略,面臨一個瀕臨崩潰的美國和日漸強大的中國,我們的下一步在哪裡?

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造成全球經濟秩序大亂,台商一般認為,只要小心應對,加上在彈性、速度及創業精神等優勢之下,台灣比起大部分的國家仍站在相對有利的地位。但面對未來的挑戰,關鍵是台灣產業要積極轉進新方向,及早超前部署。

最近川普關稅政策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各國疑美疑川,更抗美抗川。加拿大和澳洲改選,總理皆因對川普強硬政策當選。新加坡亦然,執政黨前總理李顯龍表示,美國只顧私利,不是雙贏而是一輸一贏。

川普在4月初以對等關稅為名,祭出高關稅脅迫各國與之協商、對美讓利的關稅戰,目前尚在如火如荼進行當中。川普雖然狂妄,但對隨後市場反撲力量之烈,也不能不心生畏懼,故時時改變其作為與說法。

川普一定認為自己是最懂得關稅,所以自稱關稅人。今年四月二日,在他所稱的解放日,他終於解放了自己,提出所謂的對等關稅,卻也為全世界打開了一扇災難之門。其實他是最不懂關稅的。

川普總統關稅政策對全球無差別攻擊,被形容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全球供應鏈因此再次重組,變局當前,台灣如能快速整好站隊,找到產業利基及定位,做好全球布局戰略,把握危機入市、脫胎換骨的機會,打造更具韌性的經濟,未必不是好事。

川普 2.0在「使 美國 再次偉大」與「美國利益優先」的口號下,不斷往外交孤立與經濟保護的方面推出自認對美國有利的措施,不免令世人憶起在國際事務(外交)之處理上,被奉為金科玉律的一段名言:「世界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關稅戰在全球開打,大多數國家基於形勢比人強,接受為期90天的關稅諮商談判,期間還發生美國海關公布免稅編碼的插曲,但最終仍存在極大不確定性。 金融面也出現引人注意的新變化,範圍涵括股市、匯市和債市,接續關稅戰的拉鋸,中美兩強經濟領域上的交鋒,即將從物流面擴大到金流面,須密切注意對台灣產生的衝擊,尤其是來自匯市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