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2/19~2/24)重要新聞回顧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水水台灣】
南部水情堪憂 旱象嚴峻
南部水情堪憂,不過,水利署指出,對照104年旱災時,高雄已宣布實施分區供水,現在仍能穩定供水,顯見近年前瞻水環境計畫有效提升供水韌性;因應本次旱象,目前全國節水調度成效達6.6億噸,超過1座曾文水庫蓄水量。
延伸閱讀1:旱象嚴峻水利署超前部署 節水量逾1座曾文水庫
延伸閱讀2:南部缺水嚴重 曾文水庫上游見底一期稻作休耕
延伸閱讀3:藍批南部缺水怎發電 王美花:水力發電在中部
延伸閱讀4:抗旱作戰 3/1起嘉義減壓供水、台南用水大戶減量
延伸閱讀5:南部水荒…科技業警戒 衝擊晶圓代工、面板廠
歐盟碳權價格首度突破每公噸100歐元
歐盟碳權價格22日首度突破每公噸100歐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反映工廠與發電廠製造空污的代價愈來愈高。
延伸閱讀1:歐盟碳權價格首度突破每公噸100歐元
延伸閱讀2:歐盟碳定價創新高 經濟部:對出口廠商衝擊不大
延伸閱讀3:歐盟碳權衝100歐元 經濟部稱碳邊境稅有「免費核配」廠商免驚
前景看衰 1月電力景氣燈號連4藍
台灣綜合研究院昨公布的1月電力景氣燈號,受農曆年節長假、工作日數減少等影響,全國產業高壓以上用電量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13.38%,整體產業電力景氣燈號連續亮出代表「衰退」的第4顆「藍燈」。
延伸閱讀1:前景看衰 1月電力景氣燈號連4藍
延伸閱讀2:景氣低迷 1月全國產業用電量成長率年減13.38%
全球面對氣候變遷最脆弱地區 中國包辦前九名
根據最新公布數據,氣候變遷引發極端氣候的情況與日俱增,在全世界面對氣候變遷最脆弱的地區當中,中國和美國的主要工業與經濟重鎮赫然在列。前十名當中,中國占據第1到9名。
延伸閱讀1:全球面對氣候變遷最脆弱地區 中國包辦前九名
延伸閱讀2:XDI研究:全球氣候變遷中國「損失最慘重」 台灣第94名
【公與義】
俄烏戰爭周年拜登挺烏 普丁暗示核試
烏俄戰爭,即將屆滿一年。拜登和普丁,隔空開火!拜登前往波蘭訪問,在華沙發表演說時抨擊普丁的貪婪慾望將被毀滅;至於普丁則在國情咨文演說上,單方面宣布,暫停「美俄核武控制條約」,甚至暗示可能進行核試。也讓不少人擔心,烏俄戰爭是否全面升級。
延伸閱讀1:普丁不會停手侵略烏克蘭,但俄軍進攻還能有哪些劇本?
延伸閱讀2:誰該為烏克蘭戰爭負責?拜登和普丁公開互相指責
延伸閱讀3:拜登的外交困境-從美中在慕尼黑會議交鋒談起
台美展開特殊管道談話 AIT主席傳換人
自由亞洲電台17日報導,即將去職的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中國暨台灣事務資深主任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將接任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同一時間,《金融時報》報導,外交部長吳釗燮、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將訪華府,與白宮首席副國家安全顧問費納、美國副國務卿薛曼在美國在台協會(AIT)總部舉行閉門對話,該場會議於華盛頓時間廿一日上午十時於美國在台協會(AIT)華盛頓總部登場,會談主軸為區域安全。
延伸閱讀1:外交部長吳釗燮前進美國大華府,外傳總統蔡英文也將於年中訪美
延伸閱讀2:台美高層AIT會談印證雙方有制度化溝通管道 一改神秘作風受矚
延伸閱讀3:羅森柏格任AIT主席 美對台加碼
夏立言分享訪陸成果 兩岸皆不願看到戰爭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訪陸,20日國民黨開記者會發表成果,他表示這次受到重視理由之一,是因為國共都不想要有戰爭;雙方並無談及二○二四選舉議題。他在與陸方高層會面中,也都有就當前兩岸緊張情勢,向陸方表達台灣人民的心聲。
延伸閱讀1:兩岸關係乍暖還寒─夏立言登陸傳遞的訊息
延伸閱讀2:夏立言喊九二共識!黃暐瀚:年輕人不愛
延伸閱讀3:習近平國師會見夏立言說了什麼?他們都關切麥卡錫來不來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有望上半年簽署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二次實體談判會議甫於1月落幕。近期傳出進度良好,台美有望在上半年提早簽署BTA,從有共識的5項議題陸續擴張至12項。學者20日指出,雖然政治意涵大於經濟意涵,但也是對台美經貿友好關係的實質保障,越早簽訂越好,因為接下來雙方都將面臨選舉,恐橫生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