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規劃

 內政部15日發布2023年第3季全國房價所得比為9.86倍,寫下歷史新高紀錄,相當於民眾要不吃不喝將近十年才能買得起房子。另外,全國房貸負擔率為42.25%,也同樣續創歷史新高,房價負擔能力維持在「偏低」等級。

立法院12月19日三讀通過囤房稅2.0修正草案,預計將在2024年7月實施,並於2025年5月課徵。針對非自住住家房屋改採全國歸戶,稅率調升至2%至4.8%,地方政府皆必須訂定差別稅率,並採全數累進課徵,財政部預估96.8萬戶~135.8萬戶將受調高稅率的影響。

內政部昨(14)日在行政院會報告「推動社會住宅成果與提升社宅用地供給精進措施」,預期2024年底可達成20萬戶社會住宅目標,針對未來八年住宅政策新目標,則要求未來各縣市進行開發徵收及市政重劃時,保留3%至5%讓售給中央興辦社宅。

藍白二次政黨協商15日上午10點登場,除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參與,並邀請前總統馬英九見證。雙方協商逾2小時後,達成協議,決定綜合外界民調及藍白提供內參民調決定正副總統人選。

農委會盤點「低地力土地」,再提供中央籌設「綠能發展區」,但是高雄市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理事長溫仲良認為,低地力農地並不存在,只要農地能夠長出作物,或讓生物生存,就是可被利用的土地,重點在於有無「適地適種」,農民的種植智慧會嘗試克服農地條件限制,找到適合作物。

潘朵拉盒子一打開,農地變更他用壓力更大

溫仲良曾為光電板入侵農地,發起抗議行動。溫仲良曾形容,農地種電的誘因就像「潘朵拉的盒子被打開了」,農地變更他用的壓力更大,對於產值較低的農業...

光電再大都免環評?依環評相關辦法規定,只有在重要溼地開發的光電場域需要通過環評,位於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自然保護區等光電,無論面積大小都不必環評,有學者認為,光電板引發爭議,應要納入環評機制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內政部地政司在5/16預告修正《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以下簡稱《非都》),預告中指出,為配合加速推動國家綠能政策發展,由經濟部公告為綠能發展區之農牧、林業、養殖及國土保安等使用地得依《非都》容許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施」,且不受 660 平方公尺限制,未來光電覆蓋可達 70%、甚至可走農地變更設置 90% 光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