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央行今天大動作打炒房,宣布六大措施,包括一,新增規範自然人名下有房屋者之第1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二,自然人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由6成降為5成,並擴大實施地區至全國;三,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由4成降為3成;四,自然人購置高價住宅貸款由4成降為3成;五,第3戶以上購屋貸款之最高成數由4成降為3成;六,餘屋貸款最高成數由4成降為3成。
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2021年家庭財富差距統計,台灣最富有前20%家庭每戶平均財富,是最貧窮家庭財富的66.9倍,這則報導勾起了許多市井小民心中的痛楚:自己會不會因為全球化、科技化浪潮逐漸淪為社會底層的貧窮階級。
貧富差距擴大憂慮,是個超過百年歷史的老問題。馬克思在157年前發表資本論時即預言:資本主義經濟將造成巨富與赤貧;可是百年過去,全球經濟發達國家中產階級,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只是每當社會與經濟發生重大轉折時刻,...
亞當斯密、李嘉圖告訴我們,自由貿易可讓兩國獲利,但沒有告訴我們到底是兩國的資本家獲利?還是勞工獲利?事實上,隨著自由貿易,這個重分配對勞工是不利的,對資本家卻是大利,長期而言,貧富差距必然會擴大。
日前主計總處公布110年家庭財富分配統計,前20%富有家庭平均每戶資產淨值5,133萬元,是後20%的66.9倍,...
我國自民國53年起開辦「所得分配調查」,這份調查已持續60年,而有關「財富分配統計」遲至民國80年開辦,就此一次,相隔30年,直到日前才公布第二次,可謂得來不易。然而所公布的110年資料呈現的財富差距卻讓人震驚,最富的前20%與最貧的後20%,相差竟然高達66.9倍,跌破所有人的眼鏡。
這裡要先解釋一下所得和財富, 所得是指一年之間家庭所獲得的收入,但這收入不含買賣股票、房子所賺取的資本利得,因此分配不均的情況不會太嚴重。...
主計總處29日公布「110年家庭財富分配統計」顯示,前20%富有家庭資產淨值(資產減負債)是後20%的66.9倍,比80年的16.8倍大增,貧富差距急劇擴大,惟近年這個差距遠低於多數國家,財富分配相對均勻。值得注意的是,後20%平均每戶負債高達405萬元,高負債是導致其落入貧窮的原因。
意外!美國聯準會(Fed)本周決定利率連五凍,但台灣中央銀行21日理監事會議決定走自己的路,在市場預估利率將連四凍之際,央行考量電價調漲將推升通膨率,決定啟動預防性升息,宣布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將重貼現率上調到2%,回到2008年12月水準,創2009年第一季以來的15年新高。
薪資(名目薪資)成長這麼慢的原因又是什麼?我們可以從GDP的分配面來看,1990年代仍有50%分配到受僱人員報酬,所謂受僱人員報酬包括薪資、非薪資報酬,然而2022年已降至43.8%,這說明經濟成長的果實,一般上班族所能分享的比率愈來愈低,如此薪資自然成長緩慢,只要物價有點風吹草動,實質薪資就負成長了,罪不在通膨而在薪資成長動能太弱。
面對未來四年民進黨將持續執政,在「蔡」規「賴」隨下,預估其整體政策方向調整有限。然而絕大多數民眾更加關心期待的是,新政府在上任後,應該優先解決與其生活相關已經陷入沉痾的「舊」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