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發展

總統府設立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於25日召開首次會議,聚焦氣候變遷對台灣的衝擊,及能源電力供需二大議題。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將報告電力供需,能源結構例如核能等恐難避免被觸及討論。知情人士說,2030年減碳目標上修至24±1%,但此涉及減碳工具力道,和能源政策、電力排碳係數、是否使用核能相互連結,倘若沒有很大力道去改變,目標很難做到。

北市副市長林奕華今在臉書表示,「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終獲行政院准予核定,也成為第一個完成訂定淨零排放相關自治條例的地方政府。環保局長徐世勳表示,過去一些採鼓勵環保政策將轉為強制要求,包含指定場所需設置循環杯系統、不得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公務用汽機車逐步轉為電車等,待依照程序公告後,預計明年一月條例將會正式上路。

2019年著手起草、2020年送入行政院的海洋保育法草案,12日晚上終於走完最後一哩路,趕在立法院本會期結束前三讀通過。

今年以來,氣候變遷導致各地氣溫不斷飆高,6月全球平均氣溫再創歷史新高,且連續第13個月創新紀錄,令科學家預警,今年可能為史上最熱的一年。

針對核能議題,環境部長彭啓明昨(8)日表示,國際尚未有「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和核融合商轉使用,目前仍應大力發展綠能,但他也坦言,以目前能源路徑無法達到2050淨零目標。彭啓明接受網路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時表示,因應淨零碳排,去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指出,為達2050淨零,氫能、核能都是選項之一,但目前尚無SMR和小型核融合商轉,大力發展綠能仍是主要方向。

環境部將召開第4次碳費費率審議會,有望觸及碳費價格深水區。對此,環境部長彭啟明5日表示,他認為目前模擬的不同費率對各產業衝擊非常低,比漲電價還要少很多。

環境部將於5日召開第四次碳費費率審議會,據了解,碳費委員間目前有一個共識、四個爭點,此次可望首度觸及費率深水區,同時也會提出不同費率情境下的減量成效及衝擊影響評估。

外界質疑部分光電案場對環境產生衝擊,然現行卻僅規定位於重要濕地的光電系統必須進入 環評 ,引發爭議。環境部今預告修正法規,增訂太陽光電位於國家公園、 野生動物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公有造林地等環境敏感區位,及在山坡地設置裝置容量2萬瓩以上,或面積15公頃以上應實施環評。法規預告期60天,預計年底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