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行政院9日通過電業法修正草案,將「併網型儲能」與「需量反應」納入電力供應業,並開放再生能源售電業者之間互相交易,此外維持台電綜合電業的組織型態,包含發電、輸配電與售電等服務範圍。
數個民間團體本月6日召開「能源開發未依法政策環評」記者會,批評經濟部新建天然氣的能源政策未依法進行政策環評,並提出主張,呼籲在政策環評前,應停止燃氣電廠個案環評。對此環境部回應,政策環評主要針對上位政策進行指導,雖僅具建議性質,但環境部仍鼓勵各主管機關進行完整的政策環評。
中鋼工會抗議由經濟部主導成立泛官股售電公司「台灣智慧電能」政策,經濟部表示,日月光、東和鋼鐵、長春石化和台達電等6家民營企業已表達入股合作,會請中鋼經營團隊與工會再溝通,在其他股東加入後,中鋼持股部分會調降,也不會主導台智電。
環境部公告2030年「國家自定貢獻」(NDC)的減碳新目標,相較2022年本次目標提高至「減量28±2%」。另外,為配合新目標達成,環境部擬擴大碳盤查範圍,將納入超商、客貨運、醫學中心與量販百貨等行業,並強調此次修法是要讓企業了解盤查做法,暫未規劃查驗、徵收碳費。
本報告概述RE100在2024年於台灣的倡議工作,著重說明針對取消國產化規定(Local Content Rules, LCR)建議背後的理由。此外,報告深入探討近期市場上新創的採購模式,並分析這些模式是否可符合買方在再生電力採購的三大評估面向(3A原則):「可負擔性」、「易取得性」及 「外加性」。
日本政府17日發布「能源基本計畫」修正案,提出2040年度各能源發電占比目標,其中刪除「盡可能減少對核能依賴度」文字,以及屆時佔比20%的核電目標。
第29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上週開幕,週五(15日)主題為「能源與和平」,大會提出三大能源倡議,聚焦於再生能源、氫能與國際儲能目標;除能源倡議以外,作為本屆氣候峰會重要議題的 全球氣候金融新目標(NCQG) ,由專家組織與發展中國家代表提出的兆元美金目標,各國代表仍在協商僵局,並期盼18日登場的G20峰會能夠協助談判有所突破。
國家 氣候變遷 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和碩董事長 童子賢 (12)日表示,核能是不排碳的電力,可以打擊通膨、壓低電價,如果台灣排碳可以降低,出口產品的碳稅也會降低,有利於產業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