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2025年4月28日,一個原本尋常的週一中午過後,西班牙與葡萄牙突然陷入了一場近年來歐洲最嚴重的大規模停電,影響範圍甚至擴及法國南部與安道爾。這場突如其來的電力癱瘓,不僅讓伊比利半島約6,000萬居民的生活瞬間停擺,更將全球目光聚焦於極端氣候現象、電網韌性以及綠色能源轉型所面臨的複雜課題。
當地時間4月28日中午12點35分左右,西班牙 電力 系統出現急劇崩潰。 西班牙 總理桑切斯事後指出,短短5秒內,發電量驟降15吉瓦(GW),...
環境部長彭啟明24日首度提出美國《關稅》政策對淨零推動有三大衝擊影響,企業受關稅影響對減碳投資觀望。他說,卓揆已指示要對企業「堅定又溫暖」,政府定錨淨零目標不會改變,但針對首波課碳稅對象280家企業,若提自主減量計畫,會列入綠色金融3.0投融資協助對象,俟關稅90天緩衝期結束,還會盤點是否需額外補助,也會針對280家企業進行個別輔導。
環境部長彭啟明16日指出,從國家安全、能源安全的角度,核能延役的確是選項,但改變決策需要更大的社會溝通,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他說,行政團隊對核能是開放的態度,總統和卓揆都曾公開表態「非核家園不是神主牌」,但保留核能不是行政團隊的立場,目前仍按法令核三廠5月除役,期待有SMR新的核能技術出現。
根據 美國 地質調查所(USGS)資料, 緬甸 今天下午發生芮氏規模7.7 強震 ,連 泰國 首都 曼谷 都感到強烈搖晃。民眾直呼恐怖,曼谷街頭擠滿被 地震 嚇到的群眾,不敢回到辦公大樓。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25日出席《2025國鼎論壇》能源永續論壇時再度強調能源政策的重要性。他表示, 能源政策關乎國家安全、經濟發展與產業競爭力;若產業面對的是高成本、低效率的電力,那這國家經濟跟產業,甚至民生恐怕都不樂觀。而核能只是一項工具,應被視為科學、理性問題,而非信仰,是若用現代技術、現代科學如果可以駕馭的話,願不願意面對的選擇之一。
為對抗塑膠汙染,環境部推動14類場所需付費取得購物用塑膠袋等多項減塑措施,也在去年宣布欲拉長4項塑膠製品禁限用時程並擴大限塑品項,然經濟部數據顯示,2024年塑膠袋生產量31萬6905公噸、內銷量23萬4034公噸,雙雙創下近5年來的新高。環團指出,國人網購、外送及餐飲外帶導致塑膠袋產銷量不斷增加,呼籲將外送平台納入限塑範疇,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
電價費率審議會本周召開,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排審電業法修正草案,行政院因應淨零轉型浪潮推升企業綠電需求,政院版草案放寬再生能源售電業交易限制,並力拚取消台電分家條款。
全球銀行業氣候聯盟「淨零銀行聯盟」正就修改成員規則徵詢意見,因部分大型銀行退出及實體經濟行動不足。阿布達比第一銀行的巴席爾表示,這反映了科學和政策的發展,並可能取消與氣溫升幅控制目標一致的貸款要求。該聯盟面臨更大壓力,尤其在美國氣候政策變化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