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美國總統川普啟動232條款,並於今(2025)年6月4日宣布對鋼鋁及其衍生品實施50%關稅後,台灣扣件產業受到重創。關稅、匯損,加上中國、東南亞國家低成本競爭,扣件產業面臨嚴峻的成本及轉型壓力。

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智榮基金會2日主辦的「世界地圖上的台灣未來」系列活動,邀請宏碁集團創辦人 施振榮 、和碩科技董事長 童子賢 演講;會中雙方不約而同針對台灣未來在國際市場的定位,提出服務價值轉型的看法。此外,針對美國提出的台美晶片五五分構想,2人皆認為短時間可行性不高,童子賢更認為美國政府以選舉考量凌駕專業的產業規畫,將對台灣的競爭力造成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本(9)月 22 日在聯合國向各國領袖表示,在七個月的時間裡,他已經結束了「七場無法結束的戰爭」,並批道聯合國並沒有任何幫助。

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在一年前發佈的歐洲競爭力報告中提出了383項建議,但僅有少數得到落實。這位義大利前總理對此感到失望,並警告稱,由於布魯塞爾和各國政府「無所作爲」,歐盟的經濟競爭力正在倒退。

關稅效應持續擴大,勞動部16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統計,本期共有333家企業通報、影響人數7,334人,其中,受對等關稅衝擊的企業為242家,人數6,246人,較上期通報的3,055人暴增3,191人。勞動部指出,製造業受創最深,尤以金屬機電工業中的「機械設備製造業」為重災區。

史丹佛網路政策中心近期發布研究報告 《不確定性下的監管: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選項》 (Regulating under uncertainty: Governance options for Generative AI),主筆人為法國學者Florence G'sell,現為史丹佛網路政策中心訪問教授,同時擔任法國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數位、治理與主權講座教授,併為洛林大學(University of Lorraine)私法教授。其中第五章盤點各國管制趨勢,頗值我國參考,下摘述其要義,並進一步回顧我國立法過程,並予檢討,以供各界進一步探尋未來政策分針。

美聯準主席傑伊•鮑爾(Jay Powell)已爲美國央行下月降息掃清障礙。但兩份經濟報告仍可能顛覆華爾街對降低借貸成本的押注。鮑爾在懷俄明州傑克森霍爾舉行的堪薩斯城聯儲年會上發表講話,釋放出信號稱,高借貸成本帶來的日益增加的風險將損害就業市場。這意味著最快9月就可能需要降息。

美國與歐盟今天公布貿易協議細節,預計汽車輸美關稅將會降低,但歐洲希望的葡萄酒部分維持15%。歐盟就此表示將推動美方進一步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