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全球銀行業氣候聯盟「淨零銀行聯盟」正就修改成員規則徵詢意見,因部分大型銀行退出及實體經濟行動不足。阿布達比第一銀行的巴席爾表示,這反映了科學和政策的發展,並可能取消與氣溫升幅控制目標一致的貸款要求。該聯盟面臨更大壓力,尤其在美國氣候政策變化後。
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日前指出,國際上有著核能復甦的趨勢,而台灣高度仰賴國外進口能源,美國願意作為台灣可靠的能源來源,無論是液化天然氣、 再生能源 或核能。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回應,如果有新的核能技術,台灣當然願意來跟世界做合作。
環境部今天審查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 四接 ),四接 環評 從初審到今天的環評大會一直出現大小不一的衝突,以及公民參與、港務、市民安全評估等均被批評缺乏下,四接案今天經環評委員決議下通過環評大會。
國民黨 面對民進黨積極推動大罷免,國民黨主席 朱立倫 今天強調,全世界都在拚AI,民進黨卻在拚罷免,國民黨關心國家能源、經濟發展,今天首波針對 能源政策 的民調結果,提出修改《電業法》,主張針對能源政策成立獨立監督委員會及核電廠延役,同時將非核家園的主張改為非碳家園,接軌國際能源發展趨勢。
環境部去(2024)年底公布「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訂出2030年較2005年減少「28±2%」碳排放,並提出能源、製造等六大部門的管制目標,本月7日召開草案公聽會,會議有學者、專家、公民團體參與,聚焦在下一階段減碳目標與能源政策,特別是AI、資料中心對能源供給壓力的影響。
第5屆溫室氣體基金管理會確定不納入地方政府代表,碳費運用要如何兼顧中央、地方政府淨零需求?專家學者表示,建議藉由開放地方政府提計畫爭取碳費、舉辦北中南座談會等方式達成雙贏。
數個民間團體本月6日召開「能源開發未依法政策環評」記者會,批評經濟部新建天然氣的能源政策未依法進行政策環評,並提出主張,呼籲在政策環評前,應停止燃氣電廠個案環評。對此環境部回應,政策環評主要針對上位政策進行指導,雖僅具建議性質,但環境部仍鼓勵各主管機關進行完整的政策環評。
中鋼工會抗議由經濟部主導成立泛官股售電公司「台灣智慧電能」政策,經濟部表示,日月光、東和鋼鐵、長春石化和台達電等6家民營企業已表達入股合作,會請中鋼經營團隊與工會再溝通,在其他股東加入後,中鋼持股部分會調降,也不會主導台智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