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碳排

7 月 31 日,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最新報告指出,中國自 2022 年起便啟動無數軍演、訓練,以模擬封鎖台灣的情境。為了解所有潛在挑戰,CSIS 進行了 26 次兵推,發現「封鎖台灣」對中國來說並非低風險、低花費的選項,因為任何封鎖皆有可能導致大規模的戰爭;就台灣及美國來說,報告建議雙方可以再進一步著手強化「威懾性」的結構工作,使得中國認為封鎖並非唾手可及。

嘉義 沿海 滯洪池 光電案場仍有12.5萬片 光電板 待清運,環境部長彭啓明昨下通牒8月1日前須清完,否則每一個案場將重罰300萬元,且會按日連續處罰,尤其點名新庄、貴舍、荷包嶼「看不到積極的態度」,清運速度緩慢,至今仍有大量光電板在水上尚未處理。

經濟部 長郭智輝卻表示,這次風災造成光電受損容量,僅佔全國總設置容量的0.4%,損失甚微。這個說法明顯是為了民進黨的錯誤政策而粉飾太平,也失去一個最好的檢討光電政策、體檢光電韌性的時機。

 環境部長彭啟明24日首度提出美國《關稅》政策對淨零推動有三大衝擊影響,企業受關稅影響對減碳投資觀望。他說,卓揆已指示要對企業「堅定又溫暖」,政府定錨淨零目標不會改變,但針對首波課碳稅對象280家企業,若提自主減量計畫,會列入綠色金融3.0投融資協助對象,俟關稅90天緩衝期結束,還會盤點是否需額外補助,也會針對280家企業進行個別輔導。

全球銀行業氣候聯盟「淨零銀行聯盟」正就修改成員規則徵詢意見,因部分大型銀行退出及實體經濟行動不足。阿布達比第一銀行的巴席爾表示,這反映了科學和政策的發展,並可能取消與氣溫升幅控制目標一致的貸款要求。該聯盟面臨更大壓力,尤其在美國氣候政策變化後。

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日前指出,國際上有著核能復甦的趨勢,而台灣高度仰賴國外進口能源,美國願意作為台灣可靠的能源來源,無論是液化天然氣、 再生能源 或核能。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回應,如果有新的核能技術,台灣當然願意來跟世界做合作。

環境部今天審查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 四接 ),四接 環評 從初審到今天的環評大會一直出現大小不一的衝突,以及公民參與、港務、市民安全評估等均被批評缺乏下,四接案今天經環評委員決議下通過環評大會。

國民黨 面對民進黨積極推動大罷免,國民黨主席 朱立倫 今天強調,全世界都在拚AI,民進黨卻在拚罷免,國民黨關心國家能源、經濟發展,今天首波針對 能源政策 的民調結果,提出修改《電業法》,主張針對能源政策成立獨立監督委員會及核電廠延役,同時將非核家園的主張改為非碳家園,接軌國際能源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