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張忠謀16日與《晶片戰爭》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對談, 張忠謀 說,未來五年,他認同 半導體 供應鏈將走向中國及非中國製造兩極化,但會讓 晶片 成本升高,晶片無所不在的發展趨勢也會放緩,自由貿易雖還沒死透透但也瀕危,晶片業恐停止成長或成長趨緩,進入完全不同的新賽局。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美國的半導體國産化政策正在引發波瀾,美商務部長強調「將把半導體製造吸引回美國,維持強有力的研發生態系統。從技術濫用的環境中,保護我們和同盟國。」然美國政府所謂補貼,韓三星電子困惑,美提補貼發放條件,要在技術合作、超額利潤的退還、雇用制約和利用美國産建材等方面滿足要求。

為了整合與因應對數位時代的發展,中國國務院在7日公布關於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上,提出組建國家數據局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等業務。由此可見大陸官方對於數位經濟高度重視。但也有熟悉事務的人士表達憂心,指出強化對網路科技領域的監管,恐將進一步壓縮創新成長的空間。

韓國政府6日正式公布解決二戰時期「徵用工」(日企強徵韓國勞工)對日索賠問題的「第三方代償方案」;同一天,將解除2019年對韓半導體材料出口管制啟動雙邊磋商,南韓將暫停因為對日本的申訴而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發起的爭端解決程序,為韓日關係朝向正常化邁出一大步。

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的實施細節在上週有了著落,業者申請補貼作業也正式啟動。 從工資待遇到日托服務,根據金融時報的看法,白宮正在給《晶片法》附加太多政策目標,忘記了晶片製造當初遷至海外的部分原因正是美國生產成本太高, 在未來競爭激烈的半導體產業中,美國能挽回昔日龍頭地位嗎?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