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對話

所有名家

台灣需要和平,和平要努力維繫。台灣不應挑釁大陸,把選舉定位成「民主與專制之爭」,相當危險。當年西方專家在前蘇聯解體後,預測共產主義終結,證明大錯特錯。中國並不想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霸權,金磚國家會議反映多極格局、包容不同制度。台灣為何要把大陸當成敵人、斷絕雙方和談可能?

許博允走了,結束了他一生熱愛藝文的傳奇。漫漫一甲子的回顧,長久的兩代私誼,對博允的不捨與敬重,在人生落幕時寫下我的見證。

最近因為台灣出口連11黑,有學者認為這是大幅度衰退,而且將此與2022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連起來,認為貿易轉移效應是最主要原因。由於這是一個新論點,因此媒體大幅報導,政府機關及一些學者也提出反面看法。

 那麼到底RCEP的影響如何?經濟學分析最重要的就是區分長短期。個體經濟學之父馬歇爾(Alfred Marshall)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引用物理學的觀念談到「自然是不跳耀的」(Natura...

過去美國一直認為中國半導體設備與國際先進技術尚有差距,因此實行晶片法案,除禁止國內高階晶片出口,又和日荷等國達成協議,啟動全面對中出口半導體設備的管制。當時就有很多專家及晶片商警告,認為此舉雖可在短期內遏止中國,卻會加速中國開發先進晶片技術的時程。一旦中國自行研發成功,不需再仰賴美國時,美國及其同盟國的半導體產業將失去中國龐大的市場及商機。如今看來,這個警告可能已成事實,且速度超出預期。

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進度延誤,並遭到工會挑戰,證明台灣企業全球布局不易。美國前總統川普和商務部長發表對台不友善的言論,假如這不叫做去台化,什麼才叫去台化?

但台灣沒有悲觀的權利,必須全力前進。台積電最近宣布在台成立全球研發中心,深耕台灣,發展先進製程技術,但同時也積極投資布局日本及德國。鴻海在和原印度夥伴拆夥後,再接再厲,宣布在當地投資新廠,同時又併購德國老牌汽車零件大廠。

「去全球化」的新體現是「區域化」,...

永續發展是近來企業經營非常重要的名詞,其意義為「滿足人類當前需求、又不損害後代子孫滿足他們需求」的發展模式,例如: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因此當前企業不能只考量自己能永續,還要關注環境保護,不要損害後代子孫的生存環境。再者,企業經營不能製造社會不公平、不和諧,以及不要加大貧富差距,亦即企業經營也要關注社會的永續性。

換句話說,在失敗的環境與社會之中,即使再成功的企業也不算成功。獲利僅是企業的基本目標,...

2017年元月,當時的陳副總統也是年改會的召集人,在農曆年節前畫了「懸崖勒馬圖」。 圖/取自陳建仁臉書

二○一七年元月,當時的陳副總統也是年改會的召集人,在農曆年節前畫了「懸崖勒馬圖」。這一晃過了六年多了,勞保這匹馬仍然繼續奔向懸崖,而政府只知拿納稅人錢撥補,雖入賬一千多億,馬仍會在五年間衝落懸崖。目前的陳院長,還記得那幅畫嗎?

或許是筆者對這張畫的認知有誤,這匹馬不是勞保而是年改...

自由經濟學派大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Milton Friedman)曾說:「企業的唯一社會責任,是為股東創造最大的價值,即利潤。」此一立論的依據,除了經營者有義務為股東(投資者)謀取最高的報酬率之外,主要是在競爭通常相當劇烈的市場中,企業若非以最高效率追求最大利潤,必將被市場淘汰,無法存活;或換言之,追求利潤乃是企業圖存的唯一手段。

不過,「企業以追求利潤為唯一責任」的自利說法,引發了棄社會公益於不顧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