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與民主

王道係緣於春秋戰國時期由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孟子提出,談的是對當時政治領導人的治國建言。孟子所談的王道思維,是一種理想,對國家領導人的期許,但在政治現實中其理念往往難以落實。

到了現代社會,除了有政府組織外,還有營利組織(企業)及非營利組織(財團法人、社團法人),因應當前社會的發展,我提出了「新王道」,三大核心信念是「創造價值、利益平衡、永續經營」,在政治之外的領域談王道,可行性很高,也可做為大大小小組織領導人的基本信念。

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古代政治上要實踐王道,往往由於所治理的國家都有實際的領土(地域),政治領導人是沒有辦法自己選擇利害相關人,人民一旦遇到好的領導人,則可以過幸福安樂的生活,但一旦遇到不好的領導人,就只能靠革命來推翻國家領導人。

而現代組織的領導人,不管是企業或非營利組織,沒有領地的問題,不僅可以鎖定特定的範圍來長期經營及服務所有利害相關者,還可以主動選擇利害相關人,讓所有志同道合的人為同一目標一起努力,進而讓王道精神得以落實。

尤其企業是以股權多寡選出董事長;財團法人則是由捐助人主導,配合社會公正人士參與監督下運作;社團法人則是由成員出錢出力為社會服務,都出自一份責任感。

反觀當前的民主政治在一人一票的選舉制度之下,逐漸對社會帶來亂象。民主政治在台灣發展多年,大大小小的選舉也不計其數,透過選舉,選贏的一方取得執政權,就可以掌握很多的權力和國家資源。

但民主政治有一個盲點,在野黨原本是要扮演監督制衡執政黨的角色,但發展至今,為了在下一次的選舉可以政黨輪替,在野黨已變成執政者施政的阻力,不論對錯在野黨都不認同執政者的政策,都要加以阻擋,以防執政者有所表現將不利在野黨的下次選舉。

這是民主政治選舉制度下所產生的一種亂象,各黨派支持者壁壘分明,各政黨所提的政策也往往是為了爭取特定支持族群的選票,而未能提出有利國家長期發展所需的長遠政策。

尤其在選舉制度下,為爭取人民選票,各政黨往往會提出許多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利多政策,而不能從創造無形、間接、未來的隱性價值角度去思維,擘畫長期對國家社會發展有利的政策,因為選票往往才是政黨最直接的考量。

在美國,由於政府沒有長遠打算,不能量入為出,在不斷提高政府的舉債上限之下,造成債務利息占年度預算很大的比例,最終結果是債留子孫,不利永續發展。

面對全球民主選舉制度的亂象,我認為改變的關鍵還是在全體選民,台灣已經歷過這麼多次的選舉,選民在投票時,要選擇有執政能力、能為國家社會做長遠打算的領導人,各政黨也要提出較長期的政策方向,從國家社會的長期利益及永續發展來考量,爭取選民的認同。

至於人民也要持續強化民主素養及法治精神,才能看清這些民主亂象,尤其台灣相對於其他國家,人民的教育為更普及,言論也相對自由,在社會自由多元的發展下,更應該好好思考為國家社會的永續發展,投下最佳的選擇,相信台灣日後有機會成為全世界的民主典範。

施振榮

宏碁集團創辦人兼榮譽董事長暨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目前並擔任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TC樂友會長、灣聲樂團後援會會長,同時也是文化科技發展聯盟召集人、文化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及科文雙融公司董事長,及公共電視、華視董事。他也是台灣精品品牌協會及台灣全球無線平台策進會榮譽理事長、亞洲管理學院董事 。

相關專欄

台灣因為ICT(資通訊)和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在八○年代掌握了典範轉移的大趨勢,在產業從「垂直整合」走向「垂直分工」的過程中,台灣與美國合作...
在九十年代初期,大家十分關心因為推動資訊化的的過程中,造成數位落差帶來的社會問題,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更在二○○...
在80年代,當時高科技的電腦及半導體產業基於有效性考量,大公司皆以「垂直整合」的形態發展,產業上中下游供應鏈都在同一個公司、集團內,...
快樂與幸福也是一種富有,雖然快樂和幸福不是傳統對於富的定義,但有了快樂和幸福,富才有意義;若沒有快樂及幸福,人生又有什麼意義?還有「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