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所有名家

中國大陸在二○一五年提出「中國製造二○二五」計畫,準備以卅年時間,讓中國從世界工廠晉身為世界製造強國。這十年來雖然受到中美關係惡化的影響,在科技領域上迭遭 美國 及其盟友制裁,實際上卻以鴨子划水之姿朝著目標發展,並以「舉國體制」大力扶持各項戰略新興產業。今年是第一階段的驗收年,根據港媒南華早報所述,從「中國製造二○二五」覆蓋的二六○多項量化指標可以看出,逾八成六的目標已經達成。

三國演義第一回開章就是「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雖是小說家之言,但印證到歷史卻是極為符合。從正史觀之,天下格局就依循著分分合合的演變來進行,而改變分合狀態的往往是戰爭。在中國的歷史上,分合更迭的例子不勝枚舉。放眼到國際,也隱隱有這樣的循環。

俄烏戰爭明面上是兩國新仇舊恨累積爆發的結果,但背地裡不脫美國運籌主導的力量。戰爭爆發後,拜登屢次抨擊俄羅斯總統普亭對平民的不道德攻擊,也表明美國會堅定支持烏克蘭為其自由、民主和生存而戰。將俄烏戰爭包裝為民主對抗極權,正義捍衛侵略,並號召相同信念的國家加入其陣營。俄國也不甘示弱,並警告美國及北約等國家如再繼續支援烏克蘭,將會有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真實」危險。雙方各自拉攏同盟,將世界一分為二,「全球化」瓦解成二個「半球化」。

編按:創投業者王伯元投書,病毒無國界,新冠肺炎來勢洶洶,疫情肆虐,兩岸若攜手防疫,也許是兩岸關係緩解的最佳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