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新的一年開始, 美國 南加州大火肆虐,損失超過兩千五百億美元。這反映出許多問題,主要是政府體制失靈;美國對於控制火勢的束手無策,相較於同期間大陸西藏地震救災的高度效率,對比強烈,說明美國國力正在衰退。
經濟部長郭智輝近期建議可以在菲律賓發展綠電,透過台菲海底電纜,將綠電輸回台灣,新聞曝光後引起各方評論,說明幾點:第一、台灣的確缺電;第二、菲律賓發展綠電技術可行,但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第三、主要問題在於投資成本過高;第四、此外還有地緣政治風險,菲國已連換四屆總統,兩任親中、兩任親美,如果下一任又換成親中總統,恐怕情況會徹底改觀。
最近賴總統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中國不是因領土關係才想侵略台灣,真正目的是「想要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以成就霸權」,接受九二共識就等於讓渡台灣主權。
以巴爆發戰爭,對全世界均有深遠影響。以巴戰爭對台灣的啟示是,加強和談才能避免戰爭。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表示,願意在基於互利、尊嚴、對等、沒有先決條件下,與對岸展開對話,創造和平共榮。但有這些前提,雙方很難溝通。
台灣需要和平,和平要努力維繫。台灣不應挑釁大陸,把選舉定位成「民主與專制之爭」,相當危險。當年西方專家在前蘇聯解體後,預測共產主義終結,證明大錯特錯。中國並不想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霸權,金磚國家會議反映多極格局、包容不同制度。台灣為何要把大陸當成敵人、斷絕雙方和談可能?
從2022年至今,世界局勢動盪不安,歐美普遍預測烏俄衝突戰火持續,不僅刺激美國加速全球軍事布局,且有可能對能源、氣候、地緣政治造成深遠的影響。台灣方面,中國則可能重新評估對台策略,我們又該如何在複雜局勢中,走出道路,是值得關注的焦點。
一場疫情,一個台積電,讓台灣瞬間耀升國際舞台,但在地緣政治的風險下,卻處處受制於人。長久以來缺乏戰略的結果,整個社會有風雨欲來的壓抑感,在戰略的世界中,該如何拼湊出自己的戰術,讓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執行長黃齊元說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