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所有名家

編者按: 遠東集團旗下化纖紡織、水泥事業在中國遭裁罰及追稅合計人民幣 4.74 億元,約新台幣 20 億元;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昨 (30) 日出席集團耶誕點燈晚會時,並未表達相關看法,但他以資深工業人的身分投書媒體,表達對兩岸關係及台灣產業經濟政策的憂慮。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1)日呼籲各金融機構董、總,從現在開始盤點並思考自身碳排量,以及投融資客戶的碳排量;他說「過度國防或聲色犬馬的產業,要做一些取捨抉擇」,面臨極端氣候變遷下的風險與商機,需從董事會高度,從策略上去發揮加強金融影響力。

東吳大學辜濓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許嘉棟於《聯合報》撰文指出,為了避免貨幣政策落入「不是太遲,就是太猛」之陳痾,各國央行應盡早調整其貨幣政策,收回市場上之過剩資金,進而升息。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15日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2022年預算繳交國庫官息紅利預算報告,針對多位立委關注美國及國內通膨飆高,會不會「停滯性通膨」,他在第一時間堅決強調:「不會」,因為台灣跟美國不一樣,國內物流暢通,沒有塞港及供應鏈出問題,且「物價溫和上漲是健康的」。

COVID-19之後,多國經濟停擺影響政府稅收,甚至還需提升財政支出來刺激經濟,多國政府舉債不斷攀高,主權債務危機隨之上升,各國為紓困救經濟瘋狂印鈔票,學者專家認為,這雖是不得已的做法,但也應尊重央行的獨立性,並應維護財政紀律。


三條件升息說

編按:楊金龍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專題報告並備詢,針對台灣升息條問題,楊金龍指出,市場推測Fed可能提前在明年中升息,反觀台灣預期通膨明年回落,未來是否升息要看三條件,即物價上漲及未來展望、周遭其他國家的調整和疫情紓困振興的情況。

編按: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央行數位貨幣技術並無先發優勢,各國在數位貨幣的發展並非競賽,而是要確保數位貨幣的發行至少須切合國內需求,並可借鏡其他國家發展經驗,進一步防弊興利,建構更周延的數位貨幣生態系統。

兩岸先後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前「經建會主委」、台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陳添枝18日下午在一場研討會分析,台灣能否進入CPTPP受政治影響,可能有3種可能的情境,還要看美國是否加入。若比照2002年兩岸同時進入WTO模式,因會員國與中國談判將花費很長時間,台灣加入將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