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所有名家

值此技術融合、5G、AIOT以及貿易戰、科技戰、供應鏈重組時代,也是自威尼斯共和國於1474年頒布世界首部專利法,歷經547年以來,專利首次於全球經濟、科技及政治上同列為「戰略資源」,但現有專利師法及律師法所界定的角色卻屏蔽了專門執業人士視野並極小化他們舞台,亟需法律的解放與創新。

基此,筆者所描繪的21世紀頂尖專利人士,主要是藉由人工智慧「去除雜訊」並...

孚創雲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鴻海前法務長周延鵬於《經濟日報》撰文指出,台積電之所以被譽為「護國神山」,除了大家熟悉的創辦人、經營團隊及其他特殊因素外,其中有三項重要因素:投資優質人才、投資發展先進製程技術、投資專利申請、維護、組合管理,甚至購買優質專利以及建構嚴密的營業秘密保護措施。

周延鵬執業近36年期間,許多企業和研究機構的CEO一直反覆提問:「在專利管理上,我們幾乎只看到專利數量和費用,頂多加上沒有數據支持的簡單報告,且報告似乎也沒傳遞有意義、有用的決策洞見。為什麼我們申請這麼多專利,還經常被告賠錢?為什麼專利沒有給公司帶來市場競爭力?為什麼我們專利賣或授權不出去?專利太專業了,我看不出問題所在或利益所在?」。這些現象,恐還會持續輪迴。

世博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周延鵬日前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指出,台灣因為沒有決心投資人才和技術,多數企業擁有的專利權都是「沒有牙齒的紙老虎」;近30年來的兩岸技術交流,台灣就像被一層層扒光衣服般,未將自己的技術戰略武裝好,也難以從中獲取商業利益。

在這時無形資產就是智慧財產更加重要。過去四十年臺灣很多智慧財產問題懸而未解,我們一年付出兩千多億權利金,每年只收到十幾億到二十幾億的權利金。。過去四十年僥倖申請很多專利,但大部分沒有品質(Quality)與價值(value)。

各界談5G時代將帶來智慧生活、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智慧製造、智慧醫療等等的產業運用與發展機會,同時也帶來人工智慧與巨量資料的發展機會。這些機會將驅動既有軟硬體及巨量資料的新運用,也驅動新軟硬體的誕生,顯無疑義。

自1995年起,無形資產開始大於有形資產的價值,而且自2015年起無形資產已占著企業價值的80%以上,製造產品的企業產生自無形資產的收入已大於有形資產。而我國經濟部於今年10月初預告「企業併購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擬新增擴大無形資產範圍,從所得稅法規定的營業權、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各種特許權等五項,擴大納入積體電路布局權、植物品種權、漁業權、礦業權、水權、營業秘密及電腦軟體等七項。

編按:孚創雲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延鵬,於上月在工商時報撰文《於世界智慧財產日反思「專利一甲子的糾結與問題癥結」》,延續先前提及專利一甲子的糾結,周延鵬董事長針對亞洲國家和企業60年來的專利主要問題癥結,提出已驗證並執行中的專利新解方供各界參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