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所有名家

貨幣供給過多通常是資產價格膨脹,甚至是資產泡沫的主因,因此中央銀行與資產價格的關係密切。然而,早期央行多不關切資產價格穩定問題,直到2007年次級房貸風暴發生之後,態度方開始有所轉變。不過,央行該如何調控資產價格,面臨諸多挑戰,罕見順利引導資產價格軟著陸者,治絲益棼之例則所在多有。

聯準會昨(19)日下調了2碼的政策利率,這是從2022年3月升息後,首度的降息,也是這波國際降息循環的開始。隨後我國央行的理監事會議也宣布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但提升存準率1碼及祭出第七波房市管制,這是意料中的事。

繼《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作者艾利森博士在《國家利益雜誌》發表一篇文章,從奧林匹克運動賽之獎牌數談起,認為中國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已從無名小卒崛起成為 美國 在奧運會上的主要競爭對手,而且在運動之外的許多領域都快速崛起,成為美國廿一世紀決定性的地緣政治對手。

最近的國際衝突,從俄烏戰爭到中東的以哈戰爭,再再顯示西方的霸權思維無法解決人類的衝突。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結合經濟學的貿易發展理論才可以幫助人類找到一條和平發展之路。

在台灣的股市與房市熱絡時,我們時常聽到那是因為「台灣的錢淹腳目」之關係。「錢淹腳目」是甚麼意思?怎麼判斷?台灣是在那些時段錢淹腳目?它是如何造成的?有無負面的影響?若有,應如何處理?一連串的問題都值得討論。

我從事科技業及創投業已超過五十年。一路走來,篳路藍縷,見證了台灣從蕞爾小島變身為全世界的科技重鎮,不論是在電腦、電腦零組件、 半導體 、光電、生物科技等等都有顯著的成就。尤其是半導體產業,以晶圓製造為核心,自上游的IC設計到下游的封裝測試,都自成系統,一氣呵成,傲視國際,身為科技產業的老兵,我實與有榮焉。

今年以來,日圓貶勢超乎大家預期,成為金融市場矚目焦點,外界好奇為何日本央行升息後,日圓不升反貶。未來日圓走勢如何?

歐洲央行6日宣布降息1碼,是近五年來首度降息。美國聯準會則於12日公布最新利率點陣圖,19位聯準會決策官員預測降息的中位數是今年只會降息一次,且可能要等到近年底時才會啟動降息;歐洲與美國的降息政策,雖然方向一致但已然步調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