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去(2021)年10月28日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玳瑁「早八」遭到漁船的流刺網誤捕而受傷,後續經過六個多月的照護醫療,上週(7日)由新北市政府於白沙灣成功野放。

本土疫情擴大延燒,快篩試劑短缺又太貴引發民怨。地方上首長們不論黨派也紛紛表態,基隆市長林右昌直言「快篩實名制」一定要改,北市府發言人陳智菡痛批,中央徵用一堆快篩劑,導致地方採購碰壁,快篩試劑根本還沒送到地方。當染疫人數仍以每日數萬人的速度增加,民眾恐懼何時能了結?

教育部7日公布新停課標準,取消原「全校1/3或10班以上班級有確診者或密切接觸者,得實施全校暫停實體課程」規定;國高中生確診,匡列周圍「九宮格」座位學生實施防疫假3天,此政策引發強烈反彈。考量國中會考將至,且學生們並未全數受疫苗保護的情況下,此種枉顧受教權與學生安全的方式,非常離譜。

行政院 組織改造延宕多年,去年增設數位發展部後,行政院會今天通過行政院組織法及內政部、經濟部、交通部、農業部、環境部、核能安全委員會組織法。環資部為氣候變遷增設四個署; 原能會 改制為獨立機關。全案將送立法院審議。

中美科技戰壁壘分明,美國為鞏固供應鏈短缺之餘,以及先進國防發展,近期《日經》報導,日本、美國政府已快要對攜手生產2奈米以下製程晶片達成共識,兩國也著手設計避免科技外洩的架構,中國是他們當心的對象。 傳出日美兩國政府將深化合作,打造尖端半導體設備供應鏈。

環保團體今(4)日指出,根據2020年度溫室氣體排放資料,國內有近4成的碳排放來自前十大碳排企業,如中鋼、台塑及台積電等知名企業均榜上有名。

行政院會拍板第二階段組織改造案,將推動6部會49項組改法案。而經濟部將新設5個署,包括商業發展署、產業發展署、國際貿易署、能源署和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其中因應電商、物流蓬勃發展,服務業範疇愈來愈龐大,將商業司升格為商業發展署。

工總前理事長王文淵日前請辭引發工總高層人事大地震,據了解,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接任工總理事長後,已決定延攬曾任勞動部前政務次長、行政院顧問的陳益民出任工總秘書長,希望借重陳益民的專長,促進勞資關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