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碳排破億 全國近4成碳排來自10家企業 台塑、台積電都入列

                                  我國以2050淨零碳排為目標,各行各業紛紛邁開減碳腳步。

環保團體今(4)日指出,根據2020年度溫室氣體排放資料,國內有近4成的碳排放來自前十大碳排企業,如中鋼、台塑及台積電等知名企業均榜上有名。

環保團體呼籲這些碳排大戶應提出更積極的減碳目標與減碳計畫,帶動上下游產業邁向淨零,並從企業的角度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才能達到2050目標。

2020全台十大碳排企業碳排占比。圖片來源: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

十大企業占全國碳排38% 石化業碳排就高達2成

為了追上國際減碳腳步,國發會日前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規劃、環保署提出的《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也在立院審議中,淨零儼然成為產業界當前熱門話題。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及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等環團今日指出,根據2020年度統計,前十大碳排企業的總碳排放量突破1億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占了全國的38%、將近4成的排碳量,環團認為,這些碳排大戶絕對是減碳路徑上的關鍵,呼籲企業負起減碳責任。

環團依環保署溫室氣體登錄平台資料統計碳排大戶排行榜,排碳最多的企業就是台塑石化,2020年排碳約2500多萬噸,占全國9.7%,若加上同在榜上的石化業者如台塑、南亞、台化、中油、長春石化,六間石化業排碳大戶共排放5700多萬噸,占去年全國21.8%的排碳量。

除了石化業,鋼鐵業的中國鋼鐵排名第二,2020年排碳1900多萬噸,占全國7.39%;同為中鋼集團的中龍鋼鐵碳排量約900萬噸,兩者相加共占台灣總碳排的10.8%。其他還有電子製造業如台積電碳排約930萬噸,占3.5%,居第三名;以及台灣水泥約460萬噸,占1.7%

對照前一年度(2019)的溫室氣體排放統計資料,排名差異不大,上述十大企業仍穩坐前十名。其中唯一名次不退反進的是台積電,短短一年內,從2019年的碳排770萬噸(第七名),擠下中龍鋼鐵成為第三名。

2020年十大碳排企業,碳排狀況與淨零承諾。圖片來源: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

透過循環經濟「減塑」 石化產業能源用量有望大瘦身

針對碳排最高的石化產業,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指出,「乙烯減量」減少生產塑膠製品,才是石化業減碳的最重要策略,唯有從源頭減量,才有辦法大規模減碳。他也呼籲台塑和長春集團應納入「循環經濟」觀念,以大帶小,協助中下游產業重新設計塑膠產品,不僅能減碳,也能解決長期為人詬病的塑膠污染與空污問題。

而石化業也是高耗能產業,他以雲林縣為例,光是台塑六輕內的台塑與長春兩大石化集團,2020年於雲林縣總計排碳約5002萬噸。以2019年出版的《雲林縣溫室氣體管制執行方案核定本》所揭示的2015年雲林縣溫室氣體排放量,工業能源使用占了87.5%,而工業製程占1.58%排放量,可見六輕減碳的重要性。呼籲台塑與長春集團應儘速就「乙烯減量」和「能源轉型」兩大方向,提出更具體積極的無煤和減碳路徑。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中)認為,「乙烯減量」減少生產塑膠製品,才是石化業減碳的最重要策略。攝影:李蘇竣

2030前行動是關鍵 環團籲企業提製程減碳規劃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陳震遠分析,這十大企業中已有8家提出2050淨零承諾,只剩中龍鋼鐵與長春石化並未提出2030年與2050年的減量目標。而目前各企業提出的2030減量目標,均遠低於聯合國IPCC報告中建議減量43%的目標,也低於綠盟與美國西北太平洋實驗室合作研究提出的台灣製造業淨零路徑,製造業部門要減碳50%的目標。

預估到了2030年,這些企業將會占掉台灣約43%的碳預算,再加上沒有提出承諾的長春、中龍與沒有排碳總量承諾的台泥,如果十大碳排企業沒有大幅度減量,台灣剩餘的碳預算只會更少。

台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強調,2050淨零已是國際排碳企業的基本承諾,關鍵是2030年前的行動。如國際上已出現工業去碳化趨勢,相比國際企業紛紛以2030年零碳製程為目標,國內十大排碳企業的實質減碳作為仍有不足。呼籲各企業除了設定2050年以外的階段性目標外,也應該具體說明未來製程汰換規劃。

對照IPCC報告針對全球淨零路徑提出的2030年減碳43%,企業的減碳承諾仍有不足。圖片來源: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

學者:十大企業碳排換算約是6500億外部成本 碳費不宜過低

趙家緯指出,若以德國環境署2020年12月出版的「環境外部成本估算方法學3.1版(Methodenkonvention 3.1 zur Ermittlung von Umweltkosten)」來估算,這十大排碳企業所衍生的外部成本約在6500億元以上,將由全體人民共同負擔。

趙家緯表示,即便企業宣布淨零,也應考量過往造成的環境成本,跟企業收取碳費。假設碳費費率每噸300元,這十大企業可以貢獻300億元以上的碳費,盼企業主動支持每噸300元以上的碳費費率。

而碳定價機制可能將影響股東獲利,環保團體也提醒,企業應提出具體的減碳路徑,向股東大會、股民說明對未來的評估。

台灣大學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估算,十大企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將造成6500億元以上的外部成本。攝影:李蘇竣

 

相關新聞

全台僅3縣提功能分區圖 政院訂4月1日召集縣市首長討論 施行可能挪後2至3年 因應氣候變遷等災害,《國土計畫法》原訂2025年上路,...
線上刷卡是民眾常使用的方式, 但一次性動態密碼依然會有盜刷問題,金管會將盡力為民排解信用卡用一次性密碼(OTP)遭盜刷的爭議。...
預防警示帳戶、人頭戶,金管會三路並進,一是針對警示帳戶數最多的前五家銀行列入專案列管,要求訂定改善計畫;...
台灣總人口數持續負成長,內政部指出,明年我國婦女總生育率僅有0.95人,並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預計2052年總人口數會跌破20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