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台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4日指出,Intel已宣布在2030年或更早之前就要達到RE100的目標(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並逐年提報用電數據),但台積電同時期卻仍增加排碳15%;未來國際不只是比較晶片製程,在減碳、綠能的布局上也是很重要的競爭。
學者指出,以國際電子業為例,英特爾(Intel)宣布在2030年能達到100%使用再生能源,但國內許多企業減碳目標仍有段距離,台積電同期還可能增加15%排碳...
隨著疫情復發、上海「封控」,各界無不質疑:原本就已面臨經濟下滑壓力的大陸,今年如何穩經濟?工業總會大陸事務組組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黃健群撰文指出,檢視今年李克強任期最後一次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描繪今年大陸的產經政策路徑。
有國際減碳壓力的大型科技業者相對積極,甚至設計機制軟硬兼施,作為供應鏈減碳誘因,但業界表示,因為顧忌增加人力和支出成本,也擔心商業機密因此外洩,是中小企業拚淨零的阻力。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與中央研究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將攜手研究農業碳匯,期能達到淨零排放,為此,雙方特簽署合作備忘錄,並以永續發展淨零排放為目標,利用科學技術探究牧草之碳捕捉和碳固定能力,提升牧草生產的固碳效率。
《經濟學人》報導,全球中央銀行正面臨21世紀最嚴重的通貨膨脹,他們試圖逆轉過去十年的寬鬆貨幣政策。本周美聯儲將利率提高了半個百分點,並宣布將很快縮減其持有的債券組合。澳大利亞儲備銀行不久前還預測, 2024 年前利率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讓投資者感到意外的是,在 5 月 3 日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將利率提高了 25 個基點,是11年來首見。
工總白皮書預計6、7月出爐,其中重點包括「力促兩岸恢復對話交流」等。工總表示,兩岸關係停滯太久,擔心雙方缺乏應有的理解與對話,建議即使新冠疫情嚴峻,兩岸應先以視訊等方式恢復交流。 兩岸關係陷入停滯期實在太久,為此工總研擬兩岸交流建言,之後,盼拜訪相關部會及蔡英文總統,希望兩岸可以恢復一些交流。
有的企業超前部署,節電、綠(儲)能、資源循環利用,是這些企業拚淨零的集體共識。
「辦公室的燈全換成LED,但中央空調換不了。」天氣風險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最近盤查公司的碳排放,算出這家四十人的小公司一年排碳六十噸,因為辦公室是租的,除了空調動不了之外,其他能改的都改完了,接下來要買再生能源憑證,很容易就達成碳中和,呼應政府的淨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