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本土疫情突破國內新增3萬6千,死亡人數10人也創新高。近日因快篩試劑買不到,兒童疫苗問題,民怨四起外,立法院更直指衛福部應該負起責任。衛福部長陳時中5日回應,不論兒童疫苗或是快篩,都於五月下旬能夠陸續解決,至於排隊限購是考量公平性問題,未來會研擬藥房分流。

全球通膨壓力不斷提高,葉倫表示,儘管美國首季經濟萎縮、通膨壓力居高不下和俄烏戰爭引發的經濟風險超乎預料,但美國經濟仍然強勁。鮑爾則強調,Fed會透過抑制需求來控制通膨,美國有很好的機會可以實現軟著陸。

通膨持續衝高為全球央行難題,美國聯準會累計已升息3碼,市場預測,我國央行6月第二季理事會再度調高政策利率,幅度為半碼機率高。但央行也表示,以貨幣政策不能完全緩解通膨壓力,稍有不慎可能讓經濟硬著陸,帶來高失業和急速的經濟萎縮。

美國聯準會(Fed)為抑制衝上40年高峰的通膨率,正加快升息腳步,引發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日增。不僅如此,Fed猛打通膨的震撼也可能波及世界各地,尤以新興市場國家首當其衝,而這些衝擊通常會導致持久、負面的後果。

《衛報》報導,一份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的新研究警告,全球暖化正劇烈改變海洋生態,可能引發數千萬年以來最嚴重的海洋物種大滅絕。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宣布升息2碼,聯邦資金利率區間調高至0.75%-1%,符合市場預期,也是2000年至今最大升息幅度,展現其對抗通膨之決心。聯準會並暗示,6月將開始逐步縮減資產負債表。有六成專家認為Fed激進升息將造成美國經濟衰退。

台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4日指出,Intel已宣布在2030年或更早之前就要達到RE100的目標(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並逐年提報用電數據),但台積電同時期卻仍增加排碳15%;未來國際不只是比較晶片製程,在減碳、綠能的布局上也是很重要的競爭。

雖然碳定價可以鼓勵工業脫碳,但也有碳洩漏的風險,因為有些歐盟高汙染企業會遷到他國。歐盟利用對某些行業的免費配額來減低碳洩漏,但隨著氣候嚴峻及減碳野心增大,歐盟委員會決定逐步取消免費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