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碳排

經濟部本月23日約談離岸風電3-1期、3-2期得標開發商,釋出在如期併網前提下,將放寬國產化的訊息。昨日(26日)國內兩大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表示,經濟部政策朝令夕改,極不公平且有違信賴保護原則。

 2030年綠電有迫切需求情況下,經濟部長郭智輝23日明確告知風電開發商,在如期併網完工前提下,「國產化問題不受約束」,亦即國產化承諾事項不予計較。3-1期、3-2期業者聞言均解讀,「經長的意思就是『有條件』宣示國產化大幅鬆綁了!」他並透露,公股銀行一定會介入協助專案融資。

由經濟部主導的泛官股售電公司將在10月成立,該公司成立目的為調節風電市場供需 , 明定統購上限為區塊開發3-1期、3-2期之2成發電量,將會「 分包販售 」,年期包含15年、20年、25年,並增加「 遠期契約 」設計。經濟部強調,泛官股售電公司不涉及光電交易,且買家資格(年用電量)將會有所限制,以解除日前業界對公司「與民爭利」的疑慮。

雲林縣政府日前發函經濟部能源署,要求制定光電籌設審查統一標準,並納入綠電總量管制。經濟部19日表示,已彙整太陽光電電業審查相關資訊與文件,統一公開於「太陽光電單一窗口」網站之系統設置流程頁面,未來規劃希望與法務部、農業部與光電主要推動縣市成立跨縣市溝通平台,精進申設程序與審查規範,確保光電申請開發制度化。

為使國內碳定價能接軌歐盟CBAM,環境部長彭啟明19日率團赴歐。他表示,確定我國碳費可扣抵應繳交的歐盟CBAM憑證數量,但計算和折抵方式尚未公布;環境部18日指出,有關碳費扣抵CBAM的詳細規定,需待明年中相關細則公布後才能獲知,為協助業者因應,環境部明年初派員駐歐,參與CBAM協商。

歐盟在今年7月26日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爭端解決磋商,認為台灣離岸風電產業關聯政策有違反WTO的「不歧視進口商品和服務」之基本原則。經濟部長郭智輝11日接受訪問已經表示,磋商小組將朝「打開國產化限制」的方向展開談判。

參加公司部門到印尼峇里島的團體旅遊,在早出晚歸的緊湊行程中,抓緊幾十分悠閒地躺在環境優美的酒店泳池畔,但衝突矛盾感卻如影隨形。絕美的海灘,疫後生態旅遊逐漸崛起的國際景觀,卻被一個不怎麼環保 永續 的傳統旅館業者霸占。人們要改變生活消費的習慣的確困難,疫後已翻倍的團費價格,並未讓台灣的旅行社、消費者更加懂得如何在受資源、排碳、社會兩極化限制的環境下,選擇更永續的旅遊行程。

環境部預計今年10月底完成碳費費率審議,一般費率起徵價格在300至500元,2031年突破千元以上,對於是否可能造成綠色 通膨 ,身為碳費費率審議會委員的 國泰金控 (2882)投資長程淑芬11日回應,環境部有做過分析,課徵碳費這件事,除非太過極端的價格,否則對總體經濟包括通膨的影響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