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碳排

在業界期盼下,環境部終於預告碳費三子法的草案。此次草案的內容可概略歸納三大重點。首先,基於對歐盟標準的參考,草案內容包括對高碳洩漏風險行業的明確界定,尤其指出水泥和鋼鐵業。 台灣的產業結構與國際市場密切相連,若無適當政策保障,高額的碳費易使得這些產品在全球市場中喪失競爭力,進而加劇碳洩漏問題。 因此,從國際競爭的角度來看,環境部能在碳費制度上對於高碳洩漏風險產業設計配套措施,以接軌國際避免嚴重損及我國產業競爭力,值得我們給予正面的肯定。...

碳費費率審議會7日上午召開第三次會議。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表示,第四次審議會則是將針對各種徵收情境的模擬結果、減量效果,以及對CPI影響進行討論,以利後續費率審議。

碳費費率第三次審議會聚焦在碳費三子法及世界各國在碳定價的相關規定。黃偉鳴表示,這次會議主要著重在鄰近國家碳定價實施經驗,以及碳費徵收配套三子法,讓委員們了解這些制度在設計的時候,會配合當地的經濟情況、能源發展情況來因地制宜調整。

黃偉鳴說,...

碳費定價遲未定案,引發業界焦慮。環境部29日預告碳費三子法,首納「碳洩漏風險係數值」給予企業折扣,收費起徵門檻定為2.5萬公噸,鋼鐵、水泥等高碳洩漏風險行業不適用2.5萬公噸免徵額度,整體的起徵點分三階段調降至2030年的1萬公噸。子法公布後有二個月預告期,但520前碳定價無法拍板定案

美國能源政策專家麥吉利斯(Jordan Mcgillis)表示,台灣的經濟是由充滿活力的製造業所帶動,經不起電力不穩定帶來的衝擊,因此台灣的能源政策需要顛覆,而準總統賴清德正是能擔起這份任務的最合適之人。

昨天為世界地球日,蔡英文總統及副總統賴清德共同接見「全國NGOs環境會議」代表團體。蔡英文在會中細數近年推動能源轉型成效,賴清德則強調會進行第二次能源轉型;不過,環團檢視蔡政府八年減碳成效,不僅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減反增,徵收碳費時程一延再延,「減碳龜速」讓人覺得無力且失望。

碳費費率仍難產,據悉,在 電費 大漲後,產業界出現爭取延後一年至2026年再報繳碳費的聲音;然而環保團體強烈反對,環境部也希望2025年如期徵收繳費,產官學意見仍在拉扯。

台灣太陽能產業推動,從民國 101 年起逐漸成長,為了達成 2050 淨零碳排目標,政府積極推動光電產業發展。但光電板平均壽命為 20 年,預估到 2045 年,每年將有 140 萬公噸的廢棄光電板需要處理,政府與產業都應審慎面對。廢棄光電板回收技術的發展,近年已有不少突破與進展,但離零廢棄仍有一段距離,既有回收處理制度雖已起步,惟民眾及環保團體仍有諸多疑慮,亟需結合各界意見,尋求與環境永續發展的平衡。

環境部26日將召開第二場碳費費率審議會,水泥、鋼鐵、石化等相關產業齊呼,因《氣候法》相關子法未到位,導致出現三個缺失:沒有進口產品碳標籤、沒有各產業別的標竿值,以及電力排放係數,進而建議政府應速訂相關子法。否則實施碳費後,將讓台灣產業價值鏈碳排放不減反增,也讓台灣陷入「碳洩漏危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