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國產化鬆綁 業者:朝令夕改不公平

經濟部本月23日約談離岸風電3-1期、3-2期得標開發商,釋出在如期併網前提下,將放寬國產化的訊息。昨日(26日)國內兩大風電開發商沃旭能源、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表示,經濟部政策朝令夕改,有違信賴保護原則。

沃旭台灣董事長汪欣潔表示,這對於在3-2期選商中因國產化分數不如預期而落選的沃旭大彰化東北風場來說,「非常不公平,損害我們的權益」,並說,3-2期選商排序是以國產化分數為基礎,在審查過程中,主管機關非常嚴格地評估,開發商也提出嚴謹承諾,才能取信於評審,8月初才公告的結果,不到二個月就變成「困難重重」,政策大轉彎,認為3-2選商失去公信力,且有損國外投資人對台灣法規與投資環境穩定度的信任

汪欣潔對於3-2期國產化鬆綁,提出兩個疑慮。第一,3-2期選商是依據國產化程度來排序分配容量的選商結果,於今年8月初公告,目前業者尚未簽署行政合約,也沒有執行產業關聯方案的事實,開發商「放寬要求」之說令人懷疑。她說,過去數月的審查過程中,主管機關及審查委員對個別案場的財務、技術能力、在地採購方案進行了非常嚴謹的評估,而開發商也提出了相當嚴謹的承諾,以及為履行承諾所需的相應財務、技術可行性,才能取信於評審,無法理解如今忽然改變為「困難重重」的說法。

第二,若因歐盟要求放寬國產化,經濟部就開放變更3-2的國產化要求與政策,對已經投資設廠的本土供應鏈來說,將違反信賴保護原則。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區域總裁許乃文26日也表示,業者配合政府政策,在國內投資上百億元,現在突然解除國產化,就是違反信賴保護原則,即便是像西門子歌美颯在台設機艙組裝廠,現在也只有海龍風場的訂單,而沒有3-1期訂單。

關於併網期程壓力,許乃文說,國產化並不是風電價格飆漲的主因,更不是造成延遲併網的原因。俄烏戰爭後,全世界風電開發成本上升三至四成,這是世界普遍情況,而不是國產化政策所造成;其次,若要拚如期併網,在全世界工作船、資源稀缺的情形下,「就是趕快下單」,例如海上變電站需要四年才能興建完成,那就是必須提前四年下單才能併網,但現在除了CIP外,「有那一家業者下單給本土廠商?」還有許多非國產化項目,例如基樁安裝船,已經下單的業者也是非常稀少。

此外,綠電買家也非常不滿,許乃文表示,渢妙風場簽的CPPA買家都是認真要買綠電,經過多年談判,支持國產化也配合了政府政策;但現在說國產化要鬆綁,「等於是背後被插一刀」,因為政策的反覆,又必須向董事會說明原委。許乃文最後說,經濟部要鬆綁國產化的消息一出,幾乎讓相關利害關係人都氣炸了,離岸風場建置要拼如期併網已經夠辛苦,要請經濟部不要再來「添亂」。

 

相關新聞

央行昨(20)日舉行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考量國內通膨將續緩步回降,且全球經濟成長降溫,前景面臨諸多風險,恐影響國內經濟成長力道,...
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國安策略,除限縮兩岸宗教、教育等交流,也指示就兩岸經貿所涉及的人流、物流、金流及技術,進行必要、有序的調整。...
行政院 提出的 財劃法 修正覆議案,遭 立法院 否決,未能通過覆議。預計總統將於三月底前,公布由在野藍白聯手通過的財劃法修正案,...
三月五日, 美國 國防部 次長柯伯吉在參議院聽證會被質疑近兩年對中國立場變軟。他說:「美國在印度太平洋的核心利益是防止中國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