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碳排

 環境部9日召開第五次碳費審議會,首次對碳定價掀牌,經討論初步建議一般費率區間為300元至500元之間,碳費應分階段式調升,建議到2030年時,費率應達1,200元至1,800元,優惠費率及一般費率最終定價留待第六次碳費審議會再行討論,最慢在10月初可拍板。

環境部 昨正式公告 碳費 相關的三項子法,宣告台灣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初步徵收對象以年排放量二點五萬公噸以上的電力業、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為主,約有二八一家公司要繳交碳費。碳費費率原定今年六月發布,明年開徵,卻因討論過程不順利,預計十月完成審議,明年五月採試申報,二○二六年才會真正開始收費。

環境部長彭啓明29日宣布將公告「碳費三子法」,宣告碳費制度上路之後,我國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未來政府也將結合公私部門基金,使得碳費制度成為台灣綠色成長的新動能。

環境部升格滿周年,昨舉辦慶祝活動,包括前環保署長簡又新、沈世宏、張子敬、蔡鴻德等人均出席。彭啓明表示,環境部過往是監管者的角色,未來則將以整合者、推動者推動全台力量,明年碳費制度將正式上路,二○二六年的綠色成長戰略將籌畫結合綠色金融每年千億投入,帶動兆元級投資並創造百萬個綠色工作機會,朝向二○三二年減碳百分之四十的目標。

天氣越來越熱,「熱死人」的情況正在發生,更有學者示警「每年夏天都是餘生最涼」,許多勞工也在關心能否放「高溫假」,高溫已成為氣候變遷的關鍵指標。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預計最快明年夏天提出高溫調適的國家政策,並擬定短中長程計畫。

總統府設立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於25日召開首次會議,聚焦氣候變遷對台灣的衝擊,及能源電力供需二大議題。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將報告電力供需,能源結構例如核能等恐難避免被觸及討論。知情人士說,2030年減碳目標上修至24±1%,但此涉及減碳工具力道,和能源政策、電力排碳係數、是否使用核能相互連結,倘若沒有很大力道去改變,目標很難做到。

經濟部水利署16日宣布,南投縣「東埔蚋溪綠美化場地植樹」專案經環境部審查通過,成為國內首例完成註冊的造林與植林 碳匯 專案。此專案造林面積約2.25公頃,預計30年後可取得60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 碳權 ,目前由南投縣東埔蚋溪環境 生態 協會負責土地認養維護。

北市副市長林奕華今在臉書表示,「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終獲行政院准予核定,也成為第一個完成訂定淨零排放相關自治條例的地方政府。環保局長徐世勳表示,過去一些採鼓勵環保政策將轉為強制要求,包含指定場所需設置循環杯系統、不得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公務用汽機車逐步轉為電車等,待依照程序公告後,預計明年一月條例將會正式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