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加劇金德柏格危機

在世人齊忐忑下,川普於1月20日以「大帝」之姿再度「登基」,全球正式進入川普2.0之時代。各界憂慮川普的新政將嚴重擾亂世局;另一令人擔心的是,川普2.0將加劇「金德柏格陷阱」,或稱金德柏格危機。
金德柏格(Charles Kindleberger)是美國的知名經濟史暨國際經濟學者,以發展出霸權穩定論聞名。金氏認為全球需要一個霸權國家,來維持世局的穩定,以及國際經濟體系與規則的順利運行。二戰之後,美國長期扮演了此一角色,但川普於2017年首度主政,逐漸自此角色後撤。哈佛政治學者奈伊(Joseph Nye, Jr.)憂慮若無國家有能力且願意承擔領導角色,全球領導真空現象將導致國際體系陷入失序困境,並將此一危機稱為金德柏格陷阱(Kindleberger Trap)。
美國在二戰後獨霸全球,在其主導下,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等國際協調、合作組織成立;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簽署,推動貿易與投資的自由化;且建立了高效率的國際金融市場,使全球在貿易投資等方面得以順利往來。1980年代起,又大力推動經濟金融自由化,將經濟全球化推上巔峰。就因美國扮演全球領導者的角色,使全球經濟自1970年代以來享受了近40年的榮景。此外,美國也扮演國際警察,協助維護了全球的大致和平與穩定。
但是2008年所爆發的全球金融風暴重創美國經濟,而此期間中國快速崛起,對美國的霸權地位形成威脅,因此,美中關係逐漸由戰略夥伴轉為對抗與爭霸。川普於2017年主政後,在「美國優先」之口號下,以關稅戰、科技戰、限制相互投資與人才交流等手段,全面圍堵、孤立中國,進而引起中國的反制,雙方展開激烈的爭霸戰。此一美中爭霸現象,再度印證「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的存在。惟美中爭霸的諸多手段,嚴重破壞了已順利運作數十年的國際經濟體系與規則;川普「美國優先」的一些做法,也使美國自國際領導地位退卻,導致全球陷入領導真空的金德柏格危機。
2020年爆發的COVID-19疫情,進一步加深了問題的複雜度與嚴重性。疫情導致各國爭奪防疫物資與產品,產業供應鏈中斷也使全球的生產活動陷於停頓。這些現象促使各國意識到維持經濟獨立自主性與韌性之必要性,因此供應鏈脫鉤與重組、分散進口來源地、友岸外包,以及以補貼、減稅或關稅保護等措施,提高國內防疫、國安相關物資與產品的自給率等去風險、增強經濟韌性的做法,在國際間蔚為風潮。
COVID-19開始肆虐期間,正值川普1.0任期,川普趁勢成為上述風潮的先行者與鼓吹者。不僅如此,川普在美國利益優先的口號下,強行要求各盟國大幅增加軍事費用負擔或預算,並恣意退出或擎肘不符美國利益的國際組織,包括WTO、WHO、巴黎氣候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人權理事會等。
拜登在2021年主政後,繼續於軍事、外交、科技與貿易投資等方面強化對中國的圍堵。他不僅嚴格限制關鍵產品與技術的對中提供,且在先進國家中率先以補貼、關稅保護等措施扶持國內產業、吸引美商回流與外資至美投資設廠,破壞了市場經濟體制中的公平競爭原則。
惟拜登與川普有一顯著的差異,那就是川普習於單打獨鬥,而拜登則重新舉起多邊主義的大旗,透過與盟友形成「反中聯盟」,對抗、圍堵中國。因此拜登重返巴黎氣候協定與WHO,推動「亞太經濟協定」,重申對北約的支持,並與歐盟各國協商,共同圍堵中國與俄羅斯,力圖重振美國的全球領導權。
如今,川普再度主政,在就任演說中,強調他將在美國利益優先的原則下,追求「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故重申在競選期間的諸多政見。在國際事務方面,他要將墨西哥灣改為美國灣、收回巴拿馬運河、購買格陵蘭、退出WHO(已實施)、要求盟國增加軍費支出或付保護費。
在經濟層面,他一上任,即再度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與中國課徵進口關稅,並明言將終結綠色新政(撤銷對電動車補助、恢復大規模開採石油與天然氣)。這些政見與做法共同顯示美國將主要照顧自身的經濟利益,並以須對美有實益之現實原則參與國際事務。
與川普1.0時期相較,目前美國的參眾兩院都由共和黨掌控,而且中國為經濟問題所困,俄國亦因俄烏戰爭而國力式微,故美國國內與國際都欠缺可有效牽制川普的力量,川普2.0的恣意妄為將更甚以往。因此,世人對全球在未來這四年,將面對更嚴重的金德柏格危機(領導真空),而且世局或將永無寧日,須有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