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據洞察及策略諮詢顧問公司 GlobeScan 的最新調查發現,65% 的人表示氣候變遷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40% 的受訪者表示,氣候變遷是不想生育的主要原因。
聯合國(UN)表示,全球人口15日突破80億大關,此為人類進步發展帶來的結果,但由於當前氣候變遷衝擊持續,加以全球資源分配不均狀況日益嚴重,未來人類尋求氣候正義的困難度將持續攀升。
美國中情局(CIA)在大新聞網公布2021年世界227個國家與地區的總生育率,台灣排名最後一名。誰是最後一名並非最重要,而是中情局生育率推估出來的數字還過於樂觀!
主計處公布今年台灣1到6月全體受雇員工平均每月經常性薪資為44262元,年增率3%,但是同期通貨膨脹超過此數,實質經常性薪資變成年減0.11%,為6年來首見的負成長。即使改用總薪資計算,把年終獎金等加入,名目數字增幅會高一點,扣掉通貨膨脹後實質薪資稍微增加,但是幅度有限,可以說幾乎不變;薪資增幅被物價吃掉了。
編者按: 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最新人口統計。至2021年末,全中國31個省巿及自治區的人口共14億1260萬人,較2020年末增加4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52‰,再破低點,也讓外界憂心其老年化速度超出預期。
編者按: 全球已正式走入人口負成長的危機中,低生育率若持續下去,總人口將會減少,引發人口老化,年輕勞工將少於退休人數,對養老金和健保等社會保險制度造成極大壓力。而根據研究顯示,不論在好的托育福利制度,都難以挽回生育率低的事實,到底是甚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現象呢?值得深思。
編者按:根據內政部的資料統計,我國已開始走向人口負成長,少子化引發的國安疑慮正在發酵。立法院上周開議,教育部明年歲出總預算編列達2761億元,創下歷年新高。對此,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指出,樂見教育經費增加,尤其針對少子女化的問題,更應對症下藥,提出具體對策、把錢花在刀口上。
截至8月9日為止,染疫死亡人數卻已突破800人,累計死亡人數來到809人。但台灣去年出生數創新低、首度負成長,半年的總人口減少高達七萬4000人,顯見人口結構的轉變才是台灣最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