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結構

大陸近期延後退休議題引發熱烈討論,反映出2016年實施欲改良年齡結構的二胎政策並無太多效果,大陸高齡化、少子化齊步並行的現象也成為一項警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方案來因應,更有人大代表提案,建議大幅調整中小學教育學制,讓年輕人提早入大學,之後提早兩年畢業,投身社會工作,並有更充裕時間計劃人生。。

2020年是台灣「生死交關」的一年,出生數較死亡數少了近8千人,首度出現「人口負成長」現象,顯示當局近年來推動的少子化對策,恐力有未逮。說到生育率低迷,幾乎都會提到女性教育程度高,年輕人偏好自由主義,越來越多人選擇不婚、不生。但若耙梳其背後結構性因素,可發現晚婚與低薪才是問題所在。

人口警鐘持續敲響,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元月台灣出生人數僅9,601人,是自統計以來,史上第一次單月新生兒不到1萬人,出生數惡化狀況比金融海嘯時還慘。針對此問題,立法院法制局建議,應借鏡日本、新加坡,從訂定專法及提供所得稅優惠著手。透過專法可採取更強力政策作為,而所得稅優惠上,可以生育子女數目為基礎提高優惠額度,來達到「催生」目的。

疫情之下各國採取封鎖措施,居家辦公時間加長,有部分觀點曾認為,這些因素或許能促進生育率止跌回升,但令外界意外的是,東亞國家低迷多年的生育率,在疫情中更進一步大幅下降。又中國在放鬆計劃生育政策後,討論全面放開生育限制,有學者建議應該從人口下降最嚴重的東三省開始試點。也有學者認為,現在全面放開為時已晚,中國將面臨高贍養比的老齡化社會,對中國長期經濟增長不利。

南韓國家統計廳24日公布了《2020年韓國人口動向報告》,內容確認去年的南韓不僅史上首度進入「人口負成長」,原本就已是全球最低的國家總生育率(TFR)更再度跌破紀錄,僅剩下0.84——目前,南韓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生育率不及1的國家;4年間的新生兒的年度總數,更是急遽減少了3分之1。

南韓統計廳表示,由於COVID-19的疫情衝擊,2020年韓國的各項人口數據都走向負面,...

中國2016年起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當時就有學者批評鬆綁「一胎化」來的太晚。中國政府8日發布最新人口數據,果然新生兒數量在實施「全面二孩」後連續5年大幅下降,去年出生已報戶口者僅剩1003萬人,與2019年相比大降175萬,中國媒體多以「人口塌陷」形容。按照此一趨勢,今年(2021)中國的新生兒就會跌破千萬大關,甚至連900萬可能都保不住。

台灣去年首度呈現人口負成長,少子化成了國安危機,今天立委邱志偉召開少子化專法公聽會,希望各部會能夠審慎思考制定專法來因應。學者指出,目前政府各部會都有對策因應,但是資源卻沒有整合,建議制定少子化社會對策基本法,鼓勵年輕女性進入婚姻。

據各報社論皆指出,台灣人口進入負成長階段,產業界深陷「人才斷層」的憂慮。工業總會調查發現,產業界正面臨結構面、制度面的「缺、拒、流」育才、攬才及留才的三大障礙,建議政府在發展「引進國際人才平台」的思維下擬定策略,滾動檢討,讓台灣在全球搶人才大戰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