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財政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今天表示,台灣受惠全球人工智慧(AI)發展,預期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4%,明年放緩到2.7%, 並提出3大下行風險,包含主要貿易夥伴經濟成長放緩、AI需求減弱與地緣政治風險等。

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飆高,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在理監事會議前出重手。央行昨(21)日指出,總裁楊金龍在近十天內,已火速找來34家國銀與信合社聯合社總經理座談, 籲請各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總量,共同改善信用資源過度集中不動產貸款情形,最晚9月6日前,全體銀行都得提出未來一年的「房貸降溫計畫」。

賴清德總統拍板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政府總支出將達到3.15兆元,這是2017年政府總支出1.93兆的1.63倍。 政府支出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快速成長,我們的財政收入是否能夠支持?這些成長的支出是否會花在適當的地方?各縣市政府承擔了許多地方性公共事務,地方政府的收入是否得到合理的分配?這是財政紀律的問題,也有中央與地方財政劃分的問題,賴政府必須嚴肅面對。

賴總統及新內閣上任後,隨即成立「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努力針對重大問題圖謀解決。然而對財政為「庶政之母」並未得到應有重視。尤其是當前財政存在一些怪現象,卻視而不見、鮮少關心。

美國前總統兼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副手,俄亥俄州聯邦參議員范斯(J.D. Vance)11日表示,他支持川普對總統干預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的看法,畢竟范斯認為這一些都是政治決策,這包含對於聯準會的政策制定與利率調整。

立法院今(16)日三讀通過「電業法第49條條文修正草案」,條文明定,電價費率審議會成員的學者專家及相關民間團體代表,不得少於2分之1;審議方式及其他應注意事項,應基於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原則,由經濟部定之。

為引導保險業資金投入公建,政府跨部會動起來,正研擬三大措施,一、推動公建採促參模式辦理,釋出更多公共建設案源,二、增加公建金融商品種類,將公建進行證券化,三、建立跨部會單一窗口協助排除法規障礙。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3)日將針對「如何促進保險業資金擴大參與公共建設,加速建設之推動」進行專題報告,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在昨日出爐的報告中提到跨部會共同合作有三大面向,包括一、推動增加公共建設採促參模式,釋放更多案源。

二、...

國民黨籍召委羅明才提案將壽險業者投資上限從45%降至25%,對此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日在備詢時表示,估計約有9兆元資金會回流台灣,他也表示,由於保險法上已有賦予保險業者的資金可直接投資股市及房市,因此,一旦9兆資金大舉匯回,不利於房市降溫,而且大筆資金匯回,也會對匯率有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