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錢淹腳目的成因與影響
在台灣的股市與房市熱絡時,我們時常聽到那是因為「台灣的錢淹腳目」之關係。「錢淹腳目」是甚麼意思?怎麼判斷?台灣是在那些時段錢淹腳目?它是如何造成的?有無負面的影響?若有,應如何處理?一連串的問題都值得討論。
■何謂錢淹腳目?錢從哪裡來?
「錢淹腳目」當然是意指「錢太多了」;但是甚麼叫做「錢多」?它至少有三種不同的意義。當人們把「錢多、事少、離家近」視為理想工作之條件時,它指的是薪資或「所得高」。而當我們說某人或某個家族「很有錢」,或是「好額」(台語)時,它指的是家產多、「財富多」。就這兩種意義的「錢多」來檢視台灣:台灣的GDP在2022年全球排名第21位;外匯存底在近幾年都居全球第四;又國際投資部位(即國外資產減去國外負債後的國外淨資產)在2023年高達1.4兆美元,全球排名第五。所以,台灣可算是有錢的。
「錢多」還有第三個意義,那就是「貨幣多」。貨幣包括現金與銀行存款等。國人所謂的「錢淹腳目」,通常指的就是貨幣太多,或是通俗所稱的資金過剩。
在貨幣的供給面,它是由中央銀行發行的準備貨幣,以及銀行在收到家庭與企業的存款後,將之再貸放出去的信用創造一起決定的。長期以來,台灣每年的鉅幅國內儲蓄超過國內投資的剩餘成為貿易出超。此出超所賺取之外匯(以及近幾年海外台商回流的外匯),在中央銀行為求匯率穩定,以及協助出口,避免新台幣大幅升值的考慮下,多由央行購入,造成外匯存底的快速累積,也使得準備貨幣猛增。
央行在大量買進外匯時,也擔心貨幣供給過多,會衝擊國內的物價與金融穩定,因此透過發行定期存單與收受金融機構轉存款等措施,來收回部分因買匯而釋出的準備貨幣(此稱為「沖銷」),並偶而藉調整存款準備率或信用管制之作法,調控銀行的信用擴充幅度。國內的貨幣供給就是這樣決定的。因此,若謂台灣的貨幣供給太多,問題可能即出在央行買匯太多、沖銷不足,或是銀行的信用擴充太快。
■如何判斷錢太多?
經濟學的一項真理是:任何商品若供給過多,其價格或價值必然下跌。因此,貨幣供給過多之跡象,必然顯現在借貸市場的利率下降,或是貨幣購買力下跌,即商品或資產價格上漲上面。
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的外匯存底在1980年代中期,以及自2001年起快速累積。其結果一方面是市場利率於2001與2002年大幅下滑,隨後長期維持低檔;二方面是台灣的房價與股價在1980年代下半葉大幅飆漲;二者復分別自2004年與2010年起快速上揚。此外,消費者物價自2022年起也呈現膨脹現象。這些事實充分顯示台灣在這些期間應是處於資金過剩狀態;而這些期間也正是國人普遍感覺台灣錢淹腳目的時期。
台灣的資金過剩,雖然受惠於貿易自由化、中國大陸等封閉經濟體走向開放,以及科技進步等諸多因素,共同平抑了國際物價,故國內消費者物價大致平穩,但其所造成的股票與房價飆漲,可能潛伏了資產泡沫危機。若是泡沫破滅,必將對金融穩定與經濟景氣造成嚴重的衝擊。
日本經濟自1990年以來,陷入「失落的30年」,即是肇因於股市與房市泡沫於1990年破滅,衍生了華裔日籍經濟學者辜朝明所提出的「資產負債表型衰退」(Balance-Sheet Recession)。此類型衰退意指泡沫破滅產生的資產價格大跌,使家庭、企業與提供貸款的銀行皆蒙受重大的損失。為了修復其資產負債表,家庭與企業削減其消費與投資,銀行的授信也轉趨保守,致使日本的內需萎縮,經濟因此陷於衰退。近幾年中國大陸的內需不振,經濟景氣難以提升,主要導因之一,也是房地產價格崩跌,相當程度損害了家庭的財富與消費能力。
台灣1990年股市大跌,雖然並未對國內經濟景氣造成太大的衝擊,但那主要是因在那個年代,銀行尚未開放新設,家庭與企業的股市投資資金多是來自自有儲蓄,少有來自銀行放款者,也因此僥倖逃過了資產負債表型衰退。
■錢太多潛藏資產泡沫危機,台灣應慎防
如今,台灣許多股市與房市的投資資金是來自銀行貸款,若再爆發資產泡沫破滅,台灣金融穩定與經濟景氣所將受到的衝擊,必將不可同日而語。
台灣的執政者通常把股市熱絡與股價屢創新高視為政績好的象徵,且財政收入獲益,但對股價與房價過高所隱含的泡沫危機也不能不時存警惕。央行職司貨幣供給的控制,對台灣錢淹腳目的現象,更應設法改善,不該視若無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