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經濟衰退陰影席捲全球,央行總裁楊金龍27日在立院備詢時,面對「萬一短期內外資撤出1,000億美元」的提問,表示萬一出現大量資金撤離,將會採取外匯管制手段,引發市場震驚。對此,央行28日晚間發出新聞稿澄清,強調楊金龍當時的回應前提是立委提問的假設,且過去從未、未來也不會進行外匯管制。
全球面臨多重危機,經濟衰退已是現在進行式,美股周一收黑,台股27日也陷入多空交戰,統計三大法人合計賣超47.75億。面對外資大量出走, 央行 總裁 楊金龍 面對「萬一短期內 外資 撤出1,000億美元」的提問,表示萬一出現大量資金撤離,將會採取外匯管制手段。
(OECD)昨天公布最新全球經濟預估,今年成長率維持在百分之三,但明年則從百分之二點八大幅下修到百分之二點二,主因能源及通膨危機可能將各大經濟體推入衰退,強調最新經濟預測圍繞諸多「重大不確定性」歐洲經濟展望尤其悲觀。
中央銀行今天舉行第3季理監事會議,延續「鴿派緊縮」立場,利率連3升,升息幅度為半碼,並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3.51%、估今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為2.95%。央行對經濟前景憂心忡忡,總裁楊金龍認為,台灣如果大幅緊縮會衝擊產業,12月可能暫停升息。顯示台灣經濟前景顯然比通膨,更讓央行焦慮。
美聯準會9月升息後,可能貫徹鷹派升息,我央行則維持鴿派緊縮基調,在美台利差擴大、熱錢不絕匯出下,新台幣匯率貶勢為市場關注。又央行對第4季與明年通膨展望、經濟成長預估,及財經部會是否持續加碼房市管制。
美國聯準會 自今年三月啟動升息,迄七月底止,連續升息四次,累積升幅達二點二五個百分點。不少人於八月間看到美國的通膨率已略有回降,也憂心強力貨幣緊縮將引發景氣衰退,故多期待聯準會能放緩緊縮步調,甚或明年可以轉向寬鬆。不過,聯準會主席鮑爾八月廿六日在演講中明確表示,以緊縮抑制通膨必須持續一段時間;又在這段期間大家須忍受景氣與就業趨緩的痛苦。此一演講徹底澆熄了外界的上述期待。
國內疫情確診率上升逾20%,「防疫險」不僅理賠件數及金額持續上升,理賠申訴也持續暴增,防疫保單理賠風暴持續席捲產壽險業。根據金管會13日公布最新資料,廣義防疫保單總理賠已飆破900億元,產險公會已承受不住壓力,向金管會求救。
「不宜以美國聯準會(Fed)的貨幣政策架構及決策組織為師」,因為台美經濟特質不同,貨幣政策考量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