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活動介紹:
北京APEC峰會後,國際勢力重新建構,台灣在期中地方大選後,國內政黨版圖亦重新洗牌,面對國、內外局勢丕變,政府與民間須盡速提出因應策略,解決發展與分配的兩難並凝聚社會共識。
面對公與義─承擔與試煉」講座,特邀中研院院士朱敬一、知名評論家南方朔及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就政治、經濟與國際面向,探討國家未來出路,並邀請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擔任主持人。
審時度勢,綜觀大局,劃時代的試煉,承擔的艱鉅...
7月31日晚上的一聲巨響,震碎了高雄都市面貌和多少家庭的心。災害發生月餘,從中央到地方和媒體,報導、追究、反省已多,我們深刻地希望團結眾人之力,汲取災害教訓,朝向安全、永續的都市未來。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與邱文彥委員國會辦公室於8月22日舉辦「由高雄氣爆,談如何建構安全、永續與韌性都市」專家座談會,會中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政府機關代表一起對話,希冀由氣爆事件中痛定思痛、重新出發,建構未來的韌性都市,也想像2030年台灣都市的樣貌...
追求實在的年代,尋找夥伴的同行,種下希望的種籽,扛起進步的責任,我們招募志同道合的青年菁英,組成連接現在和未來的「行動團隊」。
「余紀忠講堂種籽營」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規劃密集課程與學員,2013年7月每個周六、日全天在基金會上課,以分組方式組織工作團隊;最後一周在陽明山舉行二天一夜的工作坊,營隊學員與各領域名師進一步深入對話,形成專題與行動計畫「Project & Action Plan」,最後向全營隊進行專題發表,...
第五屆余紀忠講座於10月31日舉行,本次講座邀請到曾獲《TIME》雜誌評選二○○九年全美國十位最好大學校長之一的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校長Dr. Michael Crow,他以「新美國大學的建構」(The Design of New American University)為題演說,他以十年時間讓這所大學脫胎換骨,「堅持願景,不畏挑戰」,成為一所創新與改革的學校。在國內各大學面臨轉型之際,提供一個學習典範。
本次講座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在進入本文之前,我想作一點聲明:我是歷史學者,在我的專業裡,全球化與在地化並未成為關注的問題,所以我在這方面幾乎不曾讀過任何書籍或論文,以下純粹是一個業餘的觀察。
Norbert Elias 1939年在《文明的進程》(Uber den Prozess der Zivilisation)中這樣說:「生活水準……總是部份地被自己的社會在全球網絡的分工體系中的位置所決定了。」 [1] 這段話已經透露了「全球化」的味道,...
洛桑管理學院報告指出:「台灣的發展是結構轉型問題。」服務業是主導國家經濟轉型的關鍵,台灣去年服務業產值佔GDP68.71%,服務業就業人數佔58.6%,但綜觀勞動、資本、研發甚至國際競爭力等指標,卻沒有相對成長,薪資水準及個人產值低,亟需體檢、突圍。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集結極力提振經濟轉型的行政官員、長期鑽研的學者專家與創新落實的企業家,就現況與挑戰談服務業的全面規劃、迎頭趕上、創造就業。
自上月以來,舊金山灣區居民即可自地方電視台的系列報導中,詳細得知本區水資源的相關歷史與現況.比方,遠在九十年前,自Hetch Hetchy 大壩規劃及建設以來,其間開發vs.保育的爭議即從未稍歇,甚至於今猶存,而事實上,該水庫卻一直是灣區最為重要的飲用水源,供應著此區總人口超過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量。
相形而言,目前正也提供著大台北數百萬居民飲用水的翡翠水庫,其由來過程的介紹一向即少獲媒體青睞,更遑論藉盛典難得時機,...
去年三一一後,我應法鼓大學籌備處劉前主任之邀,參與處理及時發動的災防與應變計畫、法鼓大學位於北海岸居核一、核二之間,突然核事故的預防成了前半年的計畫重點,我們首先得弄清楚法鼓體系的各式防災自衛體質與功能,下山調查鄰近地區自然環境與社會、人文背景,通力忙碌間學校籌備處的年輕同仁觀摩了當地政府舉辦的應變演習,看過演練後的他們笑而不語,反令我更加心焦!
半年至今,我在舊金山灣區結識核變事故應對專家,特央他藉屢次赴日協助救災之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