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促進IC國際標準化設「全國集成電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大陸工信部28日發布「全國集成電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籌建公示」,海思半導體、中芯國際、中興微電子等半導體業者,以及騰訊、中國移動、小米等科技大廠,聯手數家大陸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檢測認證機構,以及集成電路大基金,將共同籌建大陸第一個「全國集成電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完成集成電路產業標準制修訂工作。

《經濟觀察報》指出,「這象徵中國開始統籌化地推進集成電路標準化工作」。在大陸多家集成電路企業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後,國際上很多技術標準組織都無法與其合作,讓北京當局和大陸集成電路產業真正意識到,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性,而缺乏標準也一直是大陸半導體產業的「短板」之一。

為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工信部將籌建申請材料予以公示,截止日期為2021年2月27日。根據籌建申請書顯示,「全國集成電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將負責大陸集成電路專業領域內標準化的技術歸口工作,制修訂的標準是國際性質的。

「全國集成電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計畫設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該研究院是工信部直屬事業單位,是大陸從事電子信息技術領域標準化的基礎性、綜合性研究機構。

該委員會的成立目標是建構一個明確的集成電路標準體系框架,業務範圍包括在設計、研製、生產和應用中涉及的大陸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為其他專業標準化委員會和技術組織制定相應的產品/行業相關的集成電路標準提供標準支持。

《經濟觀察報》引述一名業內人士看法指出,委員會一方面是管理維護集成電路產業相關的標準體系,另外一方面是組織大陸國內力量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

籌建申請書指出,集成電路作為信息產業的基礎和核心,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建立一個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對促進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支撐國家信息化建設,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籌建申請書顯示,該委員會委員將來自大陸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材料、設備、應用等主要單位,不少於50人,設置主任委員和秘書長各1名,副主任委員4名,副秘書長2-4名。

相關新聞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
 台灣是否要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爭論多年,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態,很想成立主權基金,將請中央銀行、國發會、財政部、...
近期市場開始討論美國「關稅戰」演變為「貨幣戰」的可能性,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直言,現在政府心理已有準備,「...
 環境部長彭啟明24日首度提出美國《關稅》政策對淨零推動有三大衝擊影響,企業受關稅影響對減碳投資觀望。他說,卓揆已指示要對企業「堅定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