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據《金融時報》報導,負責起草歐洲新數字法規的歐洲議會議員希望效仿澳大利亞的改革,加強出版機構對抗谷歌和Facebook的力量。

為反制澳洲政府將立法規範平台付費給新聞媒體,社群龍頭臉書十八日無預警屏蔽所有澳洲媒體新聞,部分政府專頁也被擋。澳洲總理莫里森痛批臉書此舉形同「和澳洲解除朋友關係」,誓言政府不會屈服科技大公司的威嚇。

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許嘉棟為著名經濟學家,學而優則仕40年,見證台灣金融政策數次重大轉折與產業的潮起潮落。過去他在財政部部長、央行副總裁任內,都以直諫敢言著稱,即便重心轉至撰述與教學,在接受財訊「新銀行開放30年」專題訪問時,對體制的批判力道仍犀利不減當年,以下為許嘉棟以第一人稱的專訪內容:

繼年前央行公布糧商炒匯案涉案外銀的裁罰結果,並預告修正「外匯收支或交易申報辦法」,擬對企業國外借款設限,若外界沒有提出需改正意見,新法就會在農曆年後第一個上班日,也就是今日上路。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薛琦於《聯合報》撰文指出,最近新台幣走強,在央行理事會引起有關「荷蘭病」的討論。其實台灣在三十多年前也得過一次嚴重的荷蘭病,但治愈後體質更佳,值得一述。

《金融時報》報導,疫情導致消費電子行業對晶片的需求激增,晶片製造商應接不暇導致汽車行業又一次遭遇晶片供應危機。德國汽車製造商如賓士母公司戴姆勒和福斯集團旗下的保時捷,正考慮建立半導體庫存,以防往後再發生車用晶片缺貨、造成組裝廠被迫停工減產的危機。此舉可能促使汽車業全面改革已採用數十年的即時生產供應鏈,該體系的設計是減少庫存以降低資金壓力。

據《經濟日報》報導整理,2020年結束前一天,經濟部投審會發布兩項許可辦法修正內容,外界多只關注到陸資來台規定更嚴格了,但另一項「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投術合作許可辦法」與「審查原則」,為防範台灣專門技術或智慧財產權可能外流增定新規,威力也不小;修法說明強調,這麼做是為「避免損及我國產業發展」。

美國總統拜登的內閣人選逐漸到位,對中國大陸的政策團隊也已成形,這些成員彼此的淵源很深,也各自「術業有專攻」,專精領域包括氣候、人權及貿易政策。但他們能否磨合與攜手合作,將決定新政府是否有統一的中國大陸政策,避免出現分歧而讓北京有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