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與再生能源

通膨時代來臨,又面對節節高升的能源成本,小市民們有苦難言。在因通膨與升息壓力下,萬物皆漲,不僅房租漲、食品漲、生活用品漲,唯有薪水不漲。近日因在能源成本持續提高下,電費也拍板漲價,預計於今日下午拍定漲價版本。在此情況下難保物價不會再漲,面對能源的規劃,不能僅是紙上談兵,什麼樣的方案能降低市民與日俱增的負擔也是一大重點,下面為基金會對於近期電價上漲所整理的相關報導。

電價喊漲,工總理事長苗豐強直言,如果只調漲用電大戶電價,對傳統產業營運來說,儼如雪上加霜,並不公平,也會與政府鼓勵台商回台投資政策相互矛盾,增加經濟衰退風險。

經濟部27日將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據悉,台電提出平均漲幅5%、8%、8%以上三種腹案供審議委員會討論。

台灣屬多雨多山的地理環境,河川小水力發電是可充分發揮的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場域。早在二十世紀初期台灣就開始在河川建置水力發電設施。

石油、天然氣價格與發電成本息息相關,若長年抑制油電價格,不是中油虧,就是台電虧。

工商協進會改選之際,台電欲調漲電價彌補虧損,預計27日開會將漲8%,將大大影響產業發展與民生物價。

「清晨5點,只要太陽從大屯山出來,就開始發電了!」站在林家透天厝前,淡水忠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鎮榮指著裝設太陽能板的屋頂,興奮地說:「我們推動公民 電廠 ,把 太陽光電 賣給台電,一度電7.03元(當年價),一年收入超過18萬元,減碳又有綠能,為何不做?」

經濟部能源局21日預告修正汽電共生系統實施辦法,此次修正辦法有兩大重點:首先,給予公用售電業針對特殊情形,修訂合格系統能量費率收購費率上限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