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世界各國普遍將二○五○年達到淨零碳排列為政策目標,以及 俄烏戰爭 導致能源價格飆高等因素驅動下,近來主要國家逐漸調整排除使用核電的立場,國際能源署(IEA)近日並發布報告,強調全球要在二○五○年達成淨零碳排目標, 核能 發電量須從今年的四一三GW(吉瓦)倍增至八一二GW。
基隆協和電廠擬改為天然氣發電,但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必須填海造陸引發生態衝擊。
聯合國 開發計畫署七日發布報告指出,全球糧食和能源價格飆升迫使世界最貧困國家的七千一百萬人民陷入貧窮。
歐洲議會6日表決通過,將把天然氣和核能加入歐盟的「永續分類標準」。
為確保電力供應充足,從歐美到中國大陸等主要經濟體都正擴大採購燃煤,重新轉向這一種汙染最嚴重的化石燃料。而韓國開始走核能政策,各國面臨缺電危機頻想新對策,我國目前朝廢核及天然氣、再生能源為主發展,後續電力是否足夠供應產業,值得思考。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超過4個月,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祭出嚴厲制裁,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日前探討對俄羅斯石油價格設置上限,藉此削減俄羅斯的收入。
我國2050年淨零路徑中,為達到運輸部門減碳效果,設定目標2040年新售車輛100%電動化。
經濟部上周將工業大戶 電價 上調15%,使得電價由原先每度2.63元上漲到2.85元,也讓虧損累累的 台電 公司暫時止血。台電為何虧損?電價調整有何所得分配效果?電價調整和抑制通膨以及2050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有何關聯性?以上問題值得一併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