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森林土壤、海洋藍碳 農委會:2040年要增1000萬公噸自然碳匯

我國森林、海洋、土壤三大自然碳匯路徑出爐。透過推動新植造林、國產材利用等政策,農委會提出2030年自然碳匯增量135.75萬公噸,2040年達1000萬公噸的目標。相關政策包括推動草生栽培、建立土壤碳匯監測機制,2024年還將推出海草床復育示範區。

為達成2050淨零轉型,國發會規劃12項關鍵戰略,交由主責部會來規劃,年底前須報行政院核定。其中「自然碳匯」關鍵戰略由農委會負責,於上週(18日)召開「自然碳匯關鍵戰略社會溝通會議」。

我國淨零12項戰略中的「自然碳匯」關鍵戰略由農委會統籌主責,上週(18日)農委會召開「自然碳匯關鍵戰略社會溝通會議」,邀集產學界人士及利害關係人參與討論。攝影:廖禹婷

看好森林土壤、海洋藍碳 農委會:2040年目標1000萬公噸自然碳匯

森林、土壤、海洋三大碳匯當中,由於土壤及海洋碳匯尚缺基礎資料,國內溫室氣體排放移除源僅納入森林碳匯。而全台的森林能移除多少二氧化碳?根據最新一期「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2020年森林的溫室氣體移除量為2190.5萬公噸二氧化碳,約可抵減全國排放量7.6%。

要提升大自然的碳吸存量,就是增加碳匯,也就是自然界吸收並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上週的社會溝通會議上,農委會宣布我國自然碳匯目標,要在2030年增量135.75萬公噸,2040年更將新增高達100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

然而,外界質疑目標數據落差太大,因為國發會「2050淨零路徑及策略」中,長期目標2050年僅增加110萬噸森林碳匯,農委會2040年就設定高達1000萬噸的自然碳匯。

農委會淨零排放辦公室執行長莊老達解釋,這是因為國發會估算僅包含森林碳匯所致,依據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我國尚未納入海洋及土壤碳匯,此兩者起步較晚,但有巨大潛力,農委會仍對於土壤及海洋碳匯「寄予厚望」。

莊老達表示,農委會正在推動的海洋及土壤碳匯相關科技計畫,都要到2030年後才能正式落地啟用,因此2030年到2040年之間的目標增匯量才會有大幅落差,他再三強調,「1000萬不是隨便喊喊的」。

海保署預計明年完成國內六種海草床碳匯量計算工作,下一步將會先在澎湖地區展開復育,預計2024年將推出海草床復育示範區。圖片來源:海保署

森林、海洋、土壤要「增匯」 海保署2024年推海草床復育示範區

農委會推動森林碳匯,除了目標在2030年造林1萬2600公頃,還要透過「混農林業」增加造林收益、推「都市林」增加碳匯;而由於國有林地可供新植造林面積有限,也將導向山坡地邊際農地造林,提升森林面積。除此之外,還要強化森林經營管理,復育老化、退化人工林,以及劣化的海岸林、鼓勵使用國產材,增加碳儲存量。

土壤碳匯方面,農委會規劃加強土壤管理方式,包括增加土壤有機質並建立有效土壤管理技術;建立碳儲潛力分區圖、土壤碳匯監測、報告及驗證機制等,並推動草生栽培、溫網室設施,減少整地栽培、種植綠肥作物、不整地環境耕作等,還要輔導農業剩餘資材再利用,如用碎稻草養土。

海洋碳匯方面,則著重我國海洋碳匯重要來源——紅樹林、海草床與濕地。濕地土壤及植被含碳量豐富,農委會除了維持「重要濕地零損失」,增加濕地保育復育面積,2030年及2050年目標可各新增5公頃及10公頃。

海保署副署長吳龍靜說明,國內海草床分佈約5456公頃,位在東沙島周邊海域的海草床就佔5000多公頃,海保署預計明年完成國內六種海草床碳匯量計算工作,澎湖擁有最多適合海草床復育的土地面積,下一步會先在澎湖復育,預計2024年將推出海草床復育示範區。

我國自然碳匯增量目標。圖片來源:擷取自農委會簡報。

針對我國海洋碳匯重要來源「紅樹林」與「海草床」,也將透過新增紅樹林、海草床、濕地面積,並優化已復育點以提高碳匯量。圖為嘉義縣好美寮紅樹林。圖片來源:海保署

學者點出整體政策協調缺口、保育比復育重要

農委會列出不少細部策略,但學者指出,目前仍缺乏國家整體政策的角度,協調農業生產、自然保育及再生能源三大區塊。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戴興盛舉例,台南七股光電之所以爭議重重,就是一個例證,台灣缺乏從上位角度訂定的國土規劃及國土功能分區政策,就展開「漁電共生」單一政策的推動,結果就是漁業、農業及生態保育部門之間的衝突。

他表示,內政部營建署雖積極推動國土功能分區,期盼開發、保育、農業的多贏局面,然而「力度非常不夠」,地方政府與社會大眾仍相當陌生,未來若要導入自然碳匯或淨零等內容,就容易產生衝突。

海洋大學海洋與環境生態研究所助理教授曾筱君則提醒,應優先保育現有的藍碳區域,單一藻種或海草復育可能會降低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應該比復育更重要」。

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研究員吳斐竣則質疑,2030年海洋碳匯量目標每年34萬公噸,但並未說明基線調查數據,是「憑空冒出」。王茂城則解釋,目前算出的34萬公噸所代表的僅是「海洋碳匯基線」而非增匯量,待未來找出適合台灣濱海藍碳生態系的方法學以後,就能推算出台灣各類海草、紅樹林的固碳率,並精算出海洋碳匯基線。而有了基線以後,未來超出基線的碳匯量才能算是增加的自然碳匯。

此次農委會「自然碳匯關鍵戰略社會溝通會議」現場提問踴躍,線上民眾提問幾乎沒有時間回應及討論,也有參加民眾也不滿,農委會於「GCSF全球企業永續論壇」舉辦此次會議,卻將表定的提問時間提前約10分鐘結束,並讓論壇主辦方上台致詞,犧牲民間發言討論的時間。

※ 本文單位為二氧化碳當量(CO2e)

相關新聞

美大選結果揭曉,由共和黨川普當選,在長期美中競合、兩岸關係等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持續一段時間,受此影響,近年供應鏈除「中國加一」外,還多了...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11/6議程安排繼續審查 財劃法 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藍綠立委爆發激烈肢體衝突後完成初審。立法院人士說,財劃法 修法...
卡關25 年的《財劃法》近期修法爭議再起,朝野數度討論後仍無共識,但在在野黨推動下,全案6 日送出財政委員會。 執政在野兩黨,...
臺灣金融科技協會名譽理事長、亞洲金融科技聯盟主席蔡玉玲4日於2024金融科技趨勢論壇指出,虛擬資產無國界,帶來跨國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