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要從哪裡下手?
從因應氣候變遷開始
身材高大、聲音宏亮的李鴻源,一坐下來開門見山地就說:「要治水,先從因應氣候變遷和國土規劃開始吧!」翻開手上的資料,李鴻源提到,全球海平面及溫度不斷上升,且上升的速率在過去一百年中也不斷地加快(未來一百年將有更急遽的變化),預估到了2100年,全球平均溫度將升高1.8~4.0℃,而海水位也將上升10~20公分,甚至可能達到59公分之多。這,就是活生生地在我們眼前發生的氣候變遷。然而,目前臺灣的治水措施,依然全部仰賴工程手段,築堤防、建抽水站、水門、排水系統,「就像是用銅牆鐵壁把都市整個包起來一樣」,這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因為隨著全球氣候變遷,預測雨量將越來越困難,我們再也無法確知接下來的這一場暴雨,究竟會不會淹過我們所築起的銅牆鐵壁…誰也不敢保證。「氣候變遷後絕對會產生極大的風險,而我們對這個風險的回應,就是國土規劃。」李鴻源語氣肯定地說。
海平面上升,造成土壤鹽化
李鴻源提到,全球海平面上升,不只是淹水而已,首先要面對的就是鹽分入侵所造成的土壤鹽化問題。而土壤鹽化後,首當其衝的就是糧食問題,因為原本所種植的作物品種將無法在鹽分過高的土壤中生存,糧食短缺是必然的狀況。「歐洲人已經開始在研究耐鹽作物了。」李鴻源說。此外,海平面上升、溫度升高,也勢必將影響洋流與風向。由此來看,光是海平面上升所造成的土壤鹽化問題,就牽動了一個國家的農業、漁業、林業、生態等各方面,淹水問題,在這裡反而顯得微不足道了。
旱災,比水災更可怕
談到氣候變遷,李鴻源很坦率地說:「大家好像只擔心水災,說句實話,淹水,咬牙忍個兩三天就過了,沒什麼大不了,我比較擔心的其實是旱災。」他提到,臺灣大約有大小水庫五十座,一年總蓄水量約二十億噸,不過,臺灣的水庫可以說是處於捉襟見肘的窘境。北臺灣的用水,完全仰賴石門水庫與翡翠水庫,「所以,石門和翡翠水庫完全不能出任何一點差錯。」李鴻源解釋,臺灣的所有水庫都一定要在颱風季節結束之前裝滿才行,而這些積存下來的水要一直用到春耕、梅雨時分,有時梅雨季節水庫都快見底了,如果該年梅雨不來,狀況就不堪設想;如果梅雨季節把水庫裝滿了,這些水則要繼續用到七、八月颱風季節,水庫才能再次裝滿,臺灣的水資源也才不至於出問題。臺灣的水庫一年要裝滿三次,而石門水庫則因為泥沙淤積的問題,要裝滿四次才夠用,所以,只要氣候改變、颱風路徑改變,「我們的水資源馬上就會出問題,非常嚴重的問題…」李鴻源搖頭說道。
李鴻源也提到,這幾年由於氣候變遷,雨量變大,石門水庫的淤沙量達到七千五百萬噸,將近水庫1/4的庫容量,計算起來北台灣一年等於已經少掉了三億噸的水。說到這一點,李鴻源表示,完全依靠石門水庫供水的桃園地區,未來很可能會出現缺水的問題。他感嘆地說道:「這些水的問題、災害的問題,從來都不是我們政府重大決策的依據,這就是臺灣最大的盲點。」
台北盆地,能住多少人?
除了水資源的隱憂,李鴻源也對臺灣城市的高度都市化感到憂心忡忡,特別是台北縣市。「從來沒有人思考過這一個問題:台北盆地可以住六百萬人嗎?」他問道。台北盆地目前還繼續以每年增加三萬人的速度成長著,高度都市化後,由於人口集中,水資源與垃圾問題只會日益惡化。李鴻源說:「台北盆地這麼擠,都是高樓大廈,非淹水不可。」談到這一次颱風造成高雄、台中地區的大淹水,李鴻源認為主要的原因是,都會區密高樓林立,不但水泥與柏油路面阻斷了原本可以將雨水滲透至地下的通路,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規劃都市發展時缺少了讓水有處可去的『滯洪』概念。而這幾次颱風台北沒有淹水,李鴻源則說:「只不過是運氣好,雨沒有下在台北罷了。」
這種種水資源短缺與雨水氾濫的問題,看在李鴻源眼裡,只有一個辦法可以真正解決,那就是:國土規劃。以荷蘭為例,他提到,荷蘭人口一千七百萬人,國土面積四萬平方公里,而且大部分的國土都在海平面以下,但是,荷蘭人口雖密集,卻很少見到高樓大廈,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城市的人口超過一百萬人。李鴻源說,荷蘭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把全國當作一個整體,來進行國土規劃。他們首先整合全國的研究中心,提出具體的規劃方案,接下來再與銀行、商會、農業、林業等產業溝通協商,最後再經過政府部門施行。過去,荷蘭以填海造陸為傲,但現在,他們決定將部分填出來的陸地還給海洋,讓岸邊的陸地成為自然的滯洪區,並將經濟命脈鬱金香的種植區往內陸遷移;此外,荷蘭境內沒有山,全國的用水都來自地下水,荷蘭人知道地下水將會鹽化,所以開始尋找替代水源;荷蘭人也知道,由於全球氣候變遷,風向將會改變,所以機場與海港的航道也需要跟著改變。為了因應氣候變遷而做出國土規劃,荷蘭動員了全國的產業,並將之做了一番大更動。
李鴻源認為:「要這樣做,第一個要改的就是法規。」他建議,未來應該先修改建築法規,明文規定所有建物開發案都要規劃出滯洪區,像是可供滲水的開放空間、人工湖或生態公園等等,才能取得建照與使用執照。李鴻源也說,如果不能先立法來規範,成效必定不彰。然而,除了以法規來強制執行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則是全國人民的共識。「這些措施用講的都很容易嘛,但真的要做的話呢?那需要全國人民都認同這是唯一的辦法才行。」李鴻源說,「所以,要與民眾進行對話。」
以嘉義東石鄉為例
談到與民眾對話,李鴻源以親身與嘉義東石、布袋居民溝通一事為例,說明其實這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
嘉義地區因為超抽地下水而導致嚴重的地層下陷問題,多年來一直是所有人避而不談的問題。而這些地區只要每逢初一十五大潮就進水,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十多年之久。李鴻源提出數據表示,彰雲嘉地區一年要抽六十億噸的地下水,等於是臺灣一百五十座水庫的水,而且地層每年持續下陷十到十八公分。如果以目前一度水九塊錢來計算,六十億噸的水就是五百四十億新台幣。李鴻源說,水利署目前計畫投資一百六十億來整治彰雲嘉地區的地層下陷問題,未來還要加碼到二百五十億,雖然大家心知肚明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地層不斷下陷,但卻完全沒有人敢說一句:『不要再抽地下水了』。原因是,大家都認為,要讓抽地下水的養殖漁民停止從事養殖業,斷了他們的生路,一定會造成極大的反彈。然而,親自與漁民溝通交談後,李鴻源發現其實不然。
從事鰻魚養殖的漁民,從一開始就得投入一千萬的資金來買鰻苗,而這些魚苗僅有七成能長大,並且還得看老天爺幫不幫忙,養殖過程中只要一淹水,他們馬上就破產。對漁民來說,這其實是飲鴆止渴,但他們別無選擇。李鴻源花了數百個小時與漁民對談,發現如果政府能夠輔導漁民轉業,他們其實也很樂意脫離從事養殖漁業的艱苦生活。李鴻源的建議是,請漁民將魚塭租給政府改做為滯洪池兼人工濕地,並用滯洪池挖出的泥土來將村子墊高。此舉不但保護了生態環境、讓地層停止下陷,更可以靠自然的方式來防制災害,並且將該地區發展為觀光休閒的好去處,讓原本辛苦的漁民們可以轉型從事觀光產業。
不過,計畫雖已寫好,漁民同意、縣政府也同意,但問題是,送到政府單位去,五個部、十個局署,卻找不到中央主管官署,以致遲遲無法執行。李鴻源兩手一攤,說:「這些,全都不是工程問題!」
臺大,應該站出來將各領域整合
前面談了這麼多有關國土規劃以及生態防災等觀念,李鴻源大聲疾呼,身為臺灣教學研究龍頭的臺大,應該要負起領域整合的責任,「今天臺大所有系所教的東西,都只是一個片段,沒有整合,就不會出現全面的樣貌。」李鴻源說,臺大自己應先有一個跨系所的對談,成立永續發展學院,或永續發展學程,使所有領域之間能彼此互通有無,讓每一項專業領域都充分發揮在更全面的事物上才是。在此,李鴻源也舉了個例子,他提到,荷蘭的土木系學生在專業課程之外,還必須修習相關的法律課程,如此一來,在面對實際問題時,便能有足夠的知識去構想出更具體、更完整的解決方案。
李鴻源說:「解決淹水問題,光看水是沒有用的,要看全面的規劃。」